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家的年 (1 / 3)
01
引题
过年对于小孩子最期待的莫过于新衣服和压岁钱,那个年代,新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不是买的,村里的妈妈们基本都是量体裁衣,针线活更是不在话下,只是技术参差不齐而已。我妈心灵手巧,做出来的衣服就是比别人家的好看,这是我最高兴的地方,因为穿上新衣服总是能感觉到比别人家的更合体舒服。
那时的压岁钱也就是几毛钱,拿了压岁钱当然是买鞭炮,摔炮,小豆渣是我最喜欢的。没记错的话,1毛钱买一盘,然后一个一个拆下来,装进新衣服的兜里,拿一根香,点着之后仍在空中,听到“啪”的一声响,还带着一股烟花特有的“香味”,很享受的样子。
02
年前大赶集
过年前那一次赶集是最热闹的,集市上摆满了过年的物件,红红火火的春联,噼里啪啦的炮市,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卖鞭炮的小贩们集中在一起,记得当时都在一个大坑里,大坑里水干涸了,塞满了一辆辆的拖拉机,小商贩们用长长的竹竿挑起鞭炮就一盘一盘的放,看谁的鞭炮放的响,看谁的鞭炮放的快,那一翻景象,好不热闹。
赶集还可以吃到自己最喜欢吃的肉盒子,一点点肉,其他是粉条,微辣,一口气可以吃三个,很满足。
家乡的美食,不得不说的是罐子汤,老家独有的羊杂汤,小时候的汤味道正宗,关键是羊杂羊骨配上独有的粉料大锅木柴熬成汤,售卖必定是装在瓦罐里,热气腾腾,又麻又浓,羊杂和着粉条,放上辣椒和醋,配着吊炉烧饼,小时候家里穷,也就过年的时候爸妈带着我们喝上一次,那是特能解馋的当地一道美食,待我上了高中,隔三差五地也去喝上几次,县城的没有镇上的正宗,倒也解馋,上了大学,就时常怀念,回到老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汤,一次来三碗,不仅能解馋,还能解在外游子的乡愁。
03
年前杀羊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羊,每到过年都会杀一只羊,村里有专门杀羊的,一般请他们杀一头羊给他们一盒烟就可以啦,杀羊的时候小孩子们帮忙扯着羊腿,用一根透气的竹筒往羊肚子里吹气,让肚子鼓起来,这样剥皮的时候好操作,羊皮都是赶集的时候卖掉,从来不像上海这里吃羊的时候,连肉带皮一起炖了,虽然也挺好吃。
04
张贴春联
除夕的下午就开始贴春联啦,早些年基本都是手写的,村子里有会写毛笔字的就挨家挨户的送,我上中学那会,寒暑假跟着村里一位老师学着写毛笔字,那些年家门口的春联还都是我承包了,写的不算很好,倒也能拿的出门去,贴上去也并不难看。也有在机关单位上班的,过年单位每个人都是发几副,大都是邮局,信用社送的,上面写着储蓄,信用之类的字样,大红大红的倒也喜庆。
05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