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和变化的齿轮(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世界)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进和变化的齿轮(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世界) (1 / 2)
        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东方因为自满终将在这个时代落后,而西方以他在先前历史中积累的种种变化的因素,最终借由生产力的一次大发展——工业革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适应变化和不适应变化各自带来的结果,将在这段历史时期显露无疑。先让我们从西方开始——

        对于西方来说,这是一个齿轮的时代,而在背后驱动这些巨大齿轮的,则是新的科技。如果你对科学历史有一点了解的话,你肯定知道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科学均诞生于工业革命前后。他们大部分专注解决工业革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他们增加着人类的实力,平衡欲望需求和现有实力,推动社会的“齿轮”——先是经济,反作用于政治,政治经济再构造文化,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我们将在下面看到这一点。

        既然我们把科技提升到了“西方发展的动力”的高度上,那么综合比较西方和东方在科技创造上的差异无疑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或许有助于解答“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期走到后面?”这一历史问题。

        先让我们从经济开始吧,西方和东方在此时分别是商人社会和农业社会,白居易曾说:“商人重利轻别离”,直接点明了商人追逐利益的特点;“轻别离”是将商人的思想和农耕文明“安土重迁”的保守型作比较,一语道破了商人大胆开放的特点。这无疑对科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追逐利益,代表着对于可以获得更高利益的手段商人会毫不犹豫的大加支持,而科技,作为获得更高利益的有效手段,会获得商人的巨大支持。需求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新科技的产生;商人更加开放的思想,代表着更有胆量的应用,这也会进一步推动科技“无所顾忌”地前进。科技的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成果的丰富带动社会思想的改变,迫使政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工业革命时期,政治的调整主流是让更多的商人加入政治,这又会为技术发展、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最终形成循环。

        反观中国,保守让我们瞻前顾后,固死的社会阶层让科学家们很难获得社会地位,长期的重农抑商(上文在论述明清交替时已说过原因)让科技找不到足够的“宿主”。东西方的实力因为科技差距的拉大导致社会差距——无论是经济、思想都逐渐拉大。这就如同现在社会中存在的年龄代沟一样,对东方和西方的交流也存在深刻的影响。这种保守性,在历史学的“冲击-反应”理论中,被叫做“中国社会的巨大惰性”,而我们为了克服这惰性,付出了巨大代价。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科技(请允许我把民主制度以政治技术(艺术)的理由放进科技中)是怎么推动西方“滚雪球般的”巨大动力吧!

        在深入学习历史,尤其是近代的历史之后,我们往往了解到一个词汇——“近代化”,这是一个过程词汇,是指社会生活向近代演进的过程,让我们套取刚刚科技发展的范式,回顾近代化的历程吧!

        在大航海的时代,西方需要更多的货源,更多的权利,更快的方式,(商人的需求)——郁金香的热潮、种植园黑奴贸易的开辟都证明了这一点——更广阔的市场,总之他们想要比以前做的都好,来赚取更多的钱,个人主义催促他们要发展,而他们照着他所想的做了——建立了一批应用新型技术的手工工场(技术的应用地和产生地),近代化也就开始了。毫无疑问,他们的梦想实现了,航海让他们更有实力。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了。

        下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名字叫政治,在政治上,他们将赚钱分成了两个部分——如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财产和如何获得更多的财产。此时,新的工场主们站了出来,站到了队列前面,昂首阔步的向旧有统治者表达自己的诉求——为了尽可能地获取财富,我们需要一个市场,一个安全稳定的受到保护的市场!

        而旧有的统治势力,也在内部悄然发生了变化,商人取得的种种成就,吸引了一批靠封建采邑生存的伯爵公爵大人们,他们仿效着商人们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被叫做新贵族,在此刻他们也站了出来。新贵族的出现,也体现出欧洲当时逐利进取的社会风气,以及传统思想在欧洲大陆的荡然无存。

        那么,就需要一个榜样了,欧洲大陆相距甚远,受欧洲大陆的琐事影响较小,并且常常有破坏传统的这样的习俗的不列颠是一个很好地选择。破坏传统的习俗的尝试(《大宪章》)带来变革的勇气;岛屿国家、航海风气使得商人和新贵族众多,而人多力量大;英国国教会(圣公会)又让他早早建立了民族国家,摆脱天主教的束缚。最后的最后,一个全新的体制被建立了起来,这个体制联合了大部分可以联合的阶级,同时创造了一个广大的市场。它承认私有有财富并让私有财产得以保护;同时为了保证商人们的权利,他甚至已经照顾到了旧有的君主统治的传统,这是一个全新体制,被我们叫做“君主立宪制”(政治技术)。

        雪球继续越滚越大,政治体制的革新(英国所做的努力)最终将会萌发新的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让人认识到自己可以掌控自己命运,但是,现有的权利并不足以背负当时人们自觉出的命运,那么争取权利的思想就很有必要了。再不多时,这样的思想浪潮便会席卷整个欧洲——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拥有自己所拥有的,每个人都有义务让自己拥有的多起来。当它将和个人主义、人文主义进行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碰撞,迸发出更丰富的民主思想的火花(新的思想)。

        就现在的角度来看,它或许并不是很完美。寡头政治铁律用这样一种方式诉说的它的弊端:民主不管他的外表看起来是多么的像民主。但他始终都是另一种方式的寡头政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但它无疑对整个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雪球继续冲下山坡,首先是英国在西方的殖民地,在一块儿白地上建立起新的政体无疑会比他的母国更加的简单,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点燃了人民的抗争之火,星星之火,必将燎原。于是在13州独立之地,一个国家诞生了。这个国家的权利分配方式和其他国家截然不同,这种政体很有特点,它是稳定的,或者说它的本意就是为了稳定——“一定要用稳定的方式才可以更好地维护民主”他们这么认为。这群神奇的创业者把国家分成的三角形,再平分成了两半,构成了共和民主三权分立。这群自由的人们为了自己的财富向四方扩散,同时为了更好的市场不惜对自己发动革命,向曾经的奴隶——黑人,伸出了橄榄枝。同时他们也在为下一次腾飞做基础。这**合众国冉冉升起的旅程,他们的政体,在不断前进的旅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这样的立体三权分立整体在抗争“大瘟疫”的时候却不断遭受质疑,这个政体看似维护了最好的“民主”,但是病毒的带来的死亡警示我们:命都没有了,民主意义何在?同时也不禁让我们思考最初两章我们曾经讨论过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有自己想的那么完美。

        政治变革并没有结束,居英国对面的是速来被认为是狂热的民族——法兰克人,启蒙思想进入了他们中间,他们是热烈的——从法国文化的浪漫和不加修饰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点,他们自己找了一条新路,这是条英国不同的路,充分体现他们的热烈:不与传统妥协,而是去对抗!他们杀死了他们的国王,灭杀了曾经拥有的过去,在一位又一位大人物的领导下突破传统。这是令人感到敬佩的,但毫无疑问这样的民族也损失了很多。但他们在于勇于尝试,他们变换着一个又一个的政体,用一个用一个的教训向全人类诉说了他们的故事——血染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征服、巴黎公社的号角。他们是法兰西——报晓的高卢雄鸡。

        雪球又开始滚动,现在的它已经大到一定程度了,政治上的民主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因此逐利的商人们需要更多的货物来赚取更高的利润。他们的迫切需要最终实现了,一旦人下定决心要得到什么东西时,他的力量近乎于无穷。机器诞生了。但它的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先导条件来自与手工工场人们的经验总结——他们首先使一个巨大的工作被分为无数个小步骤,之后让手工工场的每个人专注于这个工作,这个经验是机器应用的前提。织布的一个过程率先被机器化了,1721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开启了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故乡——水,被充分利用,水蒸气作为动力的机器——蒸汽机,在瓦特的改良中迈向世界,这是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发明。至此,人类开始被蒸气笼罩,人类文明迈向了“蒸汽时代”。

        新技术推动新的发明,新的发明又使得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建立了。先是机器代替人最后机器可以生产机器,让这个时代充满了魔术般的轰鸣声。用机器代替人的同时更好的满足了人类无尽的需求,有了机器,原先在手工工场的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被迅速取代了,工人的地位逐渐下降,社会地位的下降也导致社会多余产品分配的进一步不均,最后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上层的工厂主追求着富有,下层工人则变得更加的贫穷。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