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化(1500年左右的世界) (1 / 2)
只有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变化,导致现如今东西方的巨大差异随即将在适应变化的尝试中徐徐展开。但在述说东方和西方的不同尝试之前,先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这个变化的时代对我们人类的巨大意义吧!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全球通史》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之一。这部通史以1500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上下两部。由此可见,1500年,对全球史观来说是多么重要。另外这样的划分也告诉我们,1500年之后,事情多了起来。
在这本书里,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的所描绘的重点,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巨大例外的原因。他相信,理解这样的原因,对现今的我们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西方文明为什么更加的革命?东方文明为什么会在强势之后走向衰落?
现在就让我们再度回顾大航海时代,或许可以和他一样找到关于回答的蛛丝马迹。
大航海时代。也被称作地理大发现,大约十六十七世纪左右,在这个时代,东方和西方同时开启了奔向海洋的旅途。至于结果,我们都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东方开始落后了。
所以让我们先知道我们因什么而落后?然后再找出西方我们的朋友们得以前进的原因吧!
这个时代被叫做航海时代,航海,这个词汇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常见,尤其是当我们把它和腓尼基人的航海、维京人的航海在欧洲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相比较时,这种不常见尤为突出。在中国可以被称作是航海的,仅有这举世瞩目的郑和下西洋。但我们这一次去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像西方一样,为了资源利益或是更好的物质,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借由这动机的不同又一次显露了出来,我们自认为地大物博,我们需要的是内心的尊严。本就有的骄傲支撑我们完成这次发展,而这种骄傲一次就够了。于是,郑和仅仅是郑和,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我们相较于这时的欧洲是富足的,随着明清理学的出现“存天理、灭人欲”成为了我们的准则。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儒家的规条迅速社会化,我们比欧洲强大,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把西方中世纪的社会控制和中国在明清时期的社会控制相互比较的话,就会很明显的发现——我们进入到了和欧洲中世纪差不多的阶段。
我们讨论过欲望的好坏(详见前面的文章),也疑惑过:没有欲望,压制欲望是不是会失去发展(请允许我把“发展”定义为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方式向近代推进、物质生活丰富化的这样的过程)的动力呢?在这个时代,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在东方的日本也开始了航海之旅。被中国人称为“倭寇”的他们在东南沿海登陆。大陆文明的保守性也再度显现出来:有人来骚扰,我们就关门,谁让我们地大物博呢!我们不习惯自己的信仰受到冲击。东南的倭寇变相给我们提供了好的理由,一个关门的理由——人做事总是需要理由的。砰的一声,大门关上了,本就无人光临的东方隐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门并不会永远关闭,很快就会有人来“光临”。而这光临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一场震撼的交织。
而日本,深受我们保守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对于西方传教士、先进军事技术的恐惧中,曾经奋进的他们不久也和我们一样关上了国门,至此,东方彻底成为了日出时的阴影——神秘而又压抑。
我们关上了大门。所以在西方的爆发的新的思潮——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并没有随着商人的努力进入中国。不过世界很公平,在明清交替之际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机会,也就是历史书上津津乐道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不巧的是他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原因也很容易被理解: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必然会增加商人阶级的生产效率,进而增加商人的实力,随之商人将进一步攫取更大的政治权利,这与中国千百年来地主和官僚联合的政治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突。不仅如此,随着北方的比我们稍微落后的民族——女真的进入,清朝建立。商人的流动性对于维护统治本身就存在隐患,更何况是商人企图攫取政治权利的愿望呢?因此,处于战乱和统治前期的压制的资本主义萌芽,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资本主义存在很多优点,但毫无疑问的是,连**都承认,资本主义是更高级的生产方式,也将用其巨大的生产效率极大的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增强我们的国家实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西方步入资本主义的这一时期,我们落后了。我们关上了大门,发展只属于自己的荣光。我们在宋明理学造成的社会控制下更加的保守、死寂——就和中世纪一样,我们的保守让我们习惯了古典时代我们建立的统治方式,我们不断调整使它看起来更加完美——君主专制在军机处的成立中走向巅峰;中央集权在跪奏笔录上传下达中不断发展。但,我们没有改变,也没有跳出在上一章中我们固有的圈。
在文化上我们也保守了起来,全面的让我们禁锢在我们自己构建的牢笼中。八股取士,以固定的考试模式、固定的考试内容、固定的录取以及之后的发展,在塑造一个更加保守更加专治的社会阶层流动之时,彻底封锁了我们上升的路。纵使后来我们出现了进步思潮,但我们始终把它定性成为“儒家思想的丰富发展”,这样的定性也就意味着,这只是在传统思想的简单升华罢了!
如果我们把东方和西方这使得繁荣用“华丽”这一奢靡的词汇代替,那么东方和西方在这个时候的上层阶级均很奢靡——你可以看见《甄嬛传》里的小主也可以看见路易十四的情妇;你可以在西方看见辉煌的白金汉宫、凡尔赛宫、卢浮宫,也可以在东方看见外强中干的圆明园、紫禁城、避暑山庄。是梦幻的新天鹅堡还是阿尔卑斯的山水,亦或是五岳的俊朗。在这个时期的文化创造乍一看都很辉煌——莎士比亚可以和曹雪芹合奏,卢梭伏尔泰可以和朱熹王阳明恳谈(虽然辈分差的不是一般的大)。但是我们会发现,西方的辉煌是前进的创造,而我们是在祖宗的基础上重复祖宗的活动,强大的我们却如同龟兔赛跑中的兔,在社会中萌发了一种巨大的惰性——保守和满足,随着我们看似丰富的但却没有动力的发展,我们反而更加满足、更加保守,最后这种惰性将拖着我们走向衰落。
中国结束了航海,但是西方不然。上一次谈到的更加强大的思想控制,对于我们保守的农耕文明追求社会控制借以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是一剂良方,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内心的依靠,同时也让集体主义有着更强大的合理性。我们维护我们的传统,因为我们认为它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