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京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回京 (1 / 3)
        雁门关外,一个俊美的少年身着重甲,骑着一匹汉马,飞碟帽左侧绑着一支翎羽,是铁鹞子的尾羽,长约七寸,直指天空。少年坐在马背上把玩着一个龙纹玉佩,脸上浮现出近些日子少有的温情。身后的随从也都裹着赤色头巾,带着翎羽飞碟帽。只是,少年的翎羽格外引人注目。

        一阵风吹过,黄沙随风扑在少年的脸上,少年收起玉佩,对身后的随从们说:“走啊,马上到市集了。”话语中夹杂着些许的笑意。

        随从都知道了,皇帝发来召令,让少年回京和家人团聚。少年便是当朝皇帝的孙子,长沙王之子刘买。

        刘买自幼便在京城做质子,而后王侯进京朝拜的时候,被派到了北关督军。现在,关外的胡人安分了许多,六个月来的战备也松懈下来。将士们在关内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是没有打起来。

        既然没有打起来自然是用不到他了,皇帝念及亲情便放他回京,与家人团聚。

        刘买心情很舒畅,平日里看这里荒凉的大漠此时心中也对这片土地多了几分爱意,甚至有些不舍。

        刘买勒紧马辔头,让马狂奔起来,他此去是为了给在京城的家人们买礼物的。塞外的东西想必皇兄弟们都没见过,他带回去也有了炫耀的资本。

        刘买带着随从一行人驾马飞奔了一会便到了骆驼集,这里是游牧民族少数的常驻地。也是汉匈边境唯一开放的市集,这几年,国内复仇的呼声很高,所以汉匈两国都摩拳擦掌,剑拔弩张。不过这并不影响骆驼集的繁华。这里不仅是汉朝和匈奴商人贸易的地方,还是西域各国互通有无的市场。

        有东方的民族叫卖着瓷器,茶叶。西方的民族则叫卖着畜牧物品。还有一些强悍的民族在进行奴隶贸易。

        所有人都在置办自己缺少的东西。刘买这时牵着马张望着缺少的东西。这时一个匈奴人用汉语大声嚷着:“你这汉奴,还敢跑!我让你跑……”刘买听到“汉奴”二字,敏感起来。在一个关着许多奴隶的笼子旁,一个膀大腰圆的匈奴人正拿着皮鞭在抽一个披头散发,赤裸上身的奴隶。

        刘买一见自己的同胞被这样对待顿时火冒三丈,一个健步冲上去,抬脚一踢,正中那个匈奴人的心口。刘买自幼习武,进了边军也学了不少功夫,这一脚把那个匈奴人踢出三尺有余。

        随从们看呆了,他们虽然也都不忍心看自己的同胞被野蛮的匈奴人欺负,但是多敢怒不敢言,况且他们还穿着汉边军的铠甲。

        就在人越聚越多,随从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随从走过来,一把环住刘买的腰,把他往后一甩,刘买被甩到后面,他有接着吩咐其余的随从说:“快,拉住侯爷,莫要让侯爷生事。”说罢便转过身陪着笑脸点头哈腰的说:“这位匈爷,您见谅,他这一时没控制住。”又掏出二两汉银递给他,说:“爷,您拿好,买酒吃。”

        这时奴隶贩子的头子慵懒的走过来。刘买此时被压住,不得动弹。他怒吼着,眼里仿佛冒着火星。那个随从转过身对刘买责备般的说:“哎呦,侯爷,咱们对峙了六个多月,终于是没打起来,眼下就要放您会京都了,您怎么还生事啊?”刘买听到这番话,心中愠怒降了不少。他站起来,低着头,像个被父母责骂的孩子。

        刘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又走向那个奴隶贩子说:“我出10个匈奴吊子,加五两汉银,还有后面这几匹马,买下你这里所有汉奴。”那个奴隶贩子的头目笑了笑,“前些日子掳掠了这十六个汉奴,你这点东西就想买走?他们可各个身强体壮,你这几匹汉马值吗?如果是大宛马还算物有所值,可是众所周知,你们汉地的马就跟你们的军队一样差劲。”这番话引得围观的各族人民哄堂大笑。刘买和那些随从顿时无地自容。

        刘买并没有发怒,而是笑笑,摘下飞碟帽,择下那支翎羽,递给那个匈奴人,说:“鹞子的尾羽,值吗?”所有人笑得更欢了,竟然拿着一支羽毛换奴,这不就是讨人嗤笑吗?

        过了一会,便无人再笑,因为他们看清了,这是匈奴铁鹞子的翎羽!这是草原上的猛禽,冒顿单于曾下令驯化并组建一支名为“铁鹞子”的部队。这支部队战绩显赫,打遍周边民族。他们每人肩扛一只鹞子,作战能力极强,曾在汉地几乎全歼了宗正刘礼的棘门军,若不是周亚夫率细柳军支援,恐怕汉军损失会更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