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回京 (2 / 3)
那个匈奴人脸色变了,笑意也凝固了。边关告急以后,汉匈对峙,单于的弟弟左鹿蠡王轻视关内的汉军,亲率铁鹞子进入汉地掳掠,不过后来不知所踪,有人说他被灭了,也有人说他投了汉人。但是,匈奴人忙着和月氏作战,怕腹背受敌,没敢声张,至今不知这支部队到底去了哪儿。
而现在,真相大白了,这支翎羽分明就是被汉军吃了。怪不得汉朝给边军飞碟帽上大规模装上了翎羽,为的就是威慑匈奴人,宣扬军威。
那个匈奴人仿佛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那些围观的人也都指指点点,刘买微微笑,问:“怎地?不值吗?没事,我们大营里有的是这东西,不够再去取。”那个匈奴人颤抖着说:“不……够了,够了。”又转过身对那些奴隶贩子说:“快,把汉奴都拣出来,给这位爷。”
刘买露出了胜利的笑容,那些随从也都昂首挺胸,耀武扬威的。那些汉奴行了汉地的跪拜礼,刘买脸上满是温情,说:“都是我大汉子民,怎可羁旅为奴?走吧,跟我们入关,回家。”
刘买一行人又从市集购买了一些礼品,便策马向关内奔来。
路上,刘买和那个随从攀谈着:“兄弟,你叫什么名字?”那个随从笑着说:“俺叫程新耀,是长安人氏。”他的话语里透露着西北汉子独有的纯朴。刘买也微笑着说:“边军多是良家子弟,你家境不错吧。”程新耀说:“俺爹爹是个亭长,他说俺纨绔,就把俺送边军来了。”
刘买顿时觉得这人值得结交,但是,对任何人都不能深交,这是他长到这么大总结出来的经验。与人深交只会身败名裂,胶西王刘卬不就是这样吗?
回了关内,那些奴隶都寻了活计,留在了边军,朝廷又派人人来了,一来运输将士们的家书,二来催促刘买回京,据说,皇帝刘启大病多日,已经是行将就木,这些天一直是窦太后携先帝少子梁王刘武监国。
这次皇帝让刘买回京就是为了让他协助太子胶东王刘彻登基,否则,如果被刘武登基,后世皇帝可就都不是自己的后代而是自己弟弟刘武的后代了!
刘买听到皇帝病危的时候,心中淡淡的有些忧伤,他再不好毕竟也是皇爷爷啊。刘汉九也明白,皇帝十四个儿子打的再厉害,争的再激烈,也都是窝里斗,也比被自己的弟弟继位,把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的强。
使臣走的时候似乎还嘱咐了程新耀些话。刘买没怎么在意。使臣走后的第二天,刘买便收拾行装准备上路了。
刘买刚从马厩牵了马出来,骑都尉耿懿便过来拦住刘买,刘买对此很疑惑,没等刘买开口,耿懿先说:“中郎将大人有令,侯爷贵为皇孙,一路上不能少了人照顾,特地派军司马程新耀随侯爷入京。”说罢程新耀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牵了一匹马从马厩里出来。
刘买盯着程新耀,笑了:“挺有缘的嘛,走吧,路上也好有个照应。”程新耀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自然。
刘买和程新耀出了雁门关一路向南,骑的是大宛马,汗血宝马,日行千里,不出三日便能到长安。不过刘买似乎一直带着程新耀兜圈子,哪里风景好带他去哪里,仿佛这次不是回京奔丧,而是沿途旅行。
这日行到灞上的时候,终于,程新耀再也忍不住了,问:“侯爷,您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不急着回长安?”刘买微笑着,长吁了一口气:“束发之年,就是要敞开了玩,况且,老皇帝要死于我关系又不大。他皇孙三十几个,为什么派我来边关?还不是因为他别的孙子命是命,咱三支子孙的命就不是命?”
刘买说的没错,老皇帝亏欠他父亲的最多。他父亲刘发是皇帝和一个婢女生下来的,取名刘发就是想打发了他。立太子的时候,直接没让刘发参与,而且还怕刘发争夺皇位,让刘发亲自把自己的门客杀尽了。
刘买和程新耀进了城,程新耀说:“侯爷保重,到长安城了,我走了。”刘买疑惑的看着他,愣了好久才说:“你去干什么?”程新耀说:“侯爷放心,小人自有去处。”刘汉九说:“行,后会有期。”程新耀没在说什么,骑着马向皇宫方向走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