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石公的兵法韬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黄石公的兵法韬略
  黄石公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与鬼谷子齐名,思想家军事家隐士高道,被后世称为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进入到封神榜。黄石公为了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这是个时候张良因谋刺秦始皇,而逃命于下邳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经过三试张良后授予《太公兵法》,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传授的兵法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封候进爵。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黄石公乃是一位隐士世外高人,不出世而藏身于世外。由于黄石公是一位道家隐士,所以说他的传记历史是不清楚的,也没有留下多少事迹可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黄石公。因为能和黄石公搭上线的历史人物只有张良一人,那么我就这个小故事为切入点,来进一步的了解黄石公。由于张良本是韩国贵族,秦灭六国而张良国破家亡,于是他起而反秦,后又赴出于实行刺秦不成招致杀身之祸。后来张良改名换姓藏在下邳,在沂水的桥上去散步游逛时,遇到一位老人。还没有互相拜见,黄石公故意把鞋抛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取上来!”张良预先不知道是诈,有些愕然想揍他;因为见他年岁大了,才强忍怒火,下了桥,给他把鞋取上来。于是就跪着给他穿上。那位老人伸出脚来,让张良把鞋穿好,笑着走了。张良感到很惊诧。他大约走出一里远,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年轻人倒是可以教育的!五天后的清晨,你在这里和我会面。”张良更觉得奇怪,又跪下说:“是。”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去了约定的地方,黄石公生气的说:“你与老人约定,为什么后来?”再五天后的早晨约定,张良天不亮就去了,黄石公又早在那里了,又生气的说:“为什么晚来?”又五天的早晨的约定,张良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黄石公也来了,高兴的说:“孺子可教也!”于是拿出一本兵书给张良,说:“你回去读他,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三年之后,你见到的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于是离去,看不见了。张良天亮翻开书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张良认为这事很神异,于是把自己的学说四处游说,他们都不采纳。后来与沛公在陈留相遇,沛公采纳他的话,最终有了功业。十三年后,跟随高祖退到济北谷城山下,得到一块黄石,张良于是像对宝贝似的建祠供奉起来。一直到张良死,将他与石头一起埋葬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小故事看到,张良其实是一个血气方刚有勇无谋的毛头小子,他当年盲目刺秦差一点就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张良趁乱才逃离现场。通过张良刺秦这件事,可以看出张良起初并没有什么谋略心术,也没有什么韬略兵法。他因为太年轻想报家国之恨,所以说才会有如此之冲动的行为去刺杀秦始皇。当张良逃命到了下邳遇到了黄石公,从而得到了黄石公的认可,认为张良是可造之才,并且黄石公将兵法授予张良。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并且最后举起了反秦大旗,在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是,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多次出奇谋良策解刘邦之困,助刘邦一臂之力。张良在错综复杂的形式中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他能洞悉事理,把握实时变化。所以说通过张良个人的成长变化,我们就可以看出黄石公乃是张良的人生贵人恩师,是黄石公改变了张良。由于黄石公是道家隐遁之人,所以说他是藏而不漏,装而不出,是以装藏修道悟真修的。但是黄石公与鬼谷子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把个人所学之能传授于别人,让别人带自己下山入世平定天下。因为黄石公的历史传记是非常少的,我们就无法对黄石公他个人进行研究与分析。但是黄石公却留下了两本书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素书》与《三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写的书,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是什么?主义是什么?我们就要以书知人由书达人,因为是他写的东西,所以说这个东西就反映了他的思想他的内涵。这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所在,下面我们就要从素书与三略这两本书,来对黄石公的兵法韬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

  黄石公瑾留下来的两本书,这就是素书与三略,那么这两本书到底写了什么东西呢?我们可以知道这两本书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是非常突出的,被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兵法家所推崇。可以初步的断定这两本书写的是谋略兵法为主的两本书,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读懂这两本书,而大多数的人是在用这两本书,也就是说他去读这两本书的目的,是为了从这两本书当中吸取谋略权术来用于现实当中。他注重运用,而不注重于道,所以我们要从道的角度来研究这两本书,只有我们把这两本书研究透了,我们才能通过这两本书来知道黄石公的兵法韬略是什么。我对这两本书也读过很多次,读过很多版本,那么下面我就把我的心得,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在我看来这两本书,一本是内道之学,一本是外术之学。素书这本书它里面所讲的其实就是道德为体也,主要是讲修性养命、修道养德,来增加你自己的内力内功,提高个人的境界修为,开阔自己的眼界,打开自己的胸怀,是治国安邦之道,是为王为帝之道。所以说是内圣外王之学,这是典型的道家天人之学。素书是道德性命之学,是老庄的道德本体观。黄石公身为道家人物他所研习的内功心法,乃是道法也。致虚极守静笃、清静无为、自然而然、合乎于天道。我们通过其书名就可以知道什么叫素,在道家之学中有见素抱朴,素朴自然,至素还真之意,所以说素的意思其实就是道的意思,也就是说你要通过自己的修炼,使自己的心性回归到自然的状态,达到一种素朴的颜色朴素的状态,回归于自然回归于自我,所以说素书本名应该是道书也。也就是说以道修性以德养命,从而达到道德的境界。所以凡是成大事者,必须要进先进行内修,就是对自我的建设完善自我,提高个人能力,升华个人境界。只有当你把这个自我的本体修得圆满之后,你才能出来做事,你才能做对事做好事。所以黄石公的素书,就是告诉我们要修道养德,把自己的道性德命修得圆满,你才能心怀天下一身正气。那么三略讲的又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三略这个书名就可以知道,他讲的是策略战略谋略,是在讲韬略谋略的书。那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三略这本书是外学外用,是讲术之用,讲的是外功外力。所以说三略才能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之一,三略主要讲的是政治策略与用兵之道,同时分为上中下三略,而且他是以语录形式,来表达个人的兵法韬略,三略是精华之术。他反思总结了之前的谋略,然后再进行创造,从而产生了新的谋略思想。而且三略继承与发展的孙子的谋战装藏诡道,以谋胜敌出奇制胜,而且三略的谋略观的核心就是,老子所提出来的柔弱胜刚强,知其雄用其雌,以不变应万变,万法不离其宗,万术皆有道生。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黄石公的谋略观,他是以道生术与以道用术的核心观念,这就是老子所讲的柔弱处下不争无为,以奇用兵,以正治国的理念。

  黄石公的兵法韬略,素书则是内学内功,是道德之学,重在我们要修性养命,修道养德,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三略则是外学外功,是兵法韬略,重在于以道生术、以道用术,才可达到以术显道。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黄石公他的兵法谋略兵学权术,完全是继承发展了老子与孙子的哲学理念。也就是道学道法道统道术,以道修性以德养命,谋战装藏诡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谋者道之动,术者道之用。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谋略权术,其实皆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可以这么说老子都道德经为中国的谋略权术的发展与流变,打下了一个根据,并且定下了一个维度,在这一上一下之间,中国的谋略权术,在其中运行发展。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