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用经典做预热 (3 / 3)
“杨哥,叫我唐总就太客气了,跟若然一样叫我三七吧!”唐三七跟这个表哥也是初次见面,不过多年的社交经验,也没让他觉得多尴尬。
“那好吧,三七,这次叫我过来的事情我已经听若然说了,正好国外喜剧文化这一块又是我最近的研究重点,所以也算是适逢其会,把剧本先给我看看吧!”可以看出杨深是一个不拘小节,但是做事又很认真的人,这初一见面,也不和未来妹夫多寒暄两句,就开始进入正题。
对此,早已从杨若然那里了解过这个表哥性格的唐三七,虽然觉得有点突然,但还是顺从的将早已准备好的剧本,递了过去,边说道:“杨哥,你先看下剧本,我们这部电影马上也要拍完了,拍完之后呢,我粗剪一遍,到时候还得麻烦您来看一下具体呈现的效果,这样更能方便您翻译的时候结合具体的演员的表现来!”
“嗯!”杨深拿过剧本,就开始陷入自己的世界,那是否是无意识的嗯,让唐三七心中有些蛋疼!
大哥,你到底有没有在听啊!光看个剧本你就翻译完了,你当这是翻译文学作品呢!
唐三七心中的吐槽不无道理,毕竟这是电影剧本,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当然是肯定了一个剧本在电影中的重要性!但是光有剧本,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当然是远远不够的,它最后能呈现出什么效果,这就很考导演的讲故事能力了。而英译电影,肯定不能只是单纯的跟着剧本来,而是要整体的通过对电影呈现效果的把控来,才能较为完整的将电影翻译过去,并被外国观众接受!
不过看杨深的样子显然已经进入了自己的世界,无奈,唐三七只好取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完善自己发行《九品芝麻官》的最后一步!
抬头看上去,屏幕文档上方正写着四个大字《钦差大臣》!
《钦差大臣》是果戈里以普希金提供的各种俄国官场笑料,趣味情节为基础,创作的将俄国官场社会全部的丑恶和不公正讽刺的淋漓尽致!
那么果戈里何人?果戈里全名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理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以其创作加强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和讽刺倾向,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期,他以忠于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精神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和“含泪的笑”的讽刺手段,无情的揭露了沙皇专制农奴制的丑陋和黑暗,为19世纪俄国文学建立了“持久的贯彻讽刺——所谓批判倾向的功勋”。
而俄国这个官场故事讲得是什么呢?
一个在彼得堡当过差,出入于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赫列斯塔柯夫,在回乡土中因盘缠用尽而捆于旅店。正在这时,市内盛传钦差大臣将临。市长是个多年沉浮宦海,一贯贪赃枉法,“凡财物到手,均不欲其有所遗漏”酷史,听说有个钦差大臣就要驾临本市,他个他的僚属大为惊恐,深怕他们平日的劣迹被上峰察知。受到这种恐惧心理的驱使,市长亲自跑到旅店,察看动静。赫列斯塔柯夫则以为由于自己付不起食宿费用,店家告到市里,市长前来兴师问罪。因而大为惶恐;同时在与市长相互试探之中,平时那种傲慢无礼,妄自尊大的举止风度,毕露无遗。这一切使得市长确信赫列斯塔柯夫就是微服私访的钦差大臣。于是设法把这位“钦差大臣”迎至市长公馆,殷勤款待,并把自己的女儿许了他。赫列斯塔柯夫见市长如此垂青,真是受宠若惊,得意忘形。在市长及其同僚面前,大吹牛皮,把彼得堡的达官贵人都说成是自己的近亲好友。使听者钦羡不止。赫列斯塔柯夫用“借钱”的方式向市长及其僚属“借”巨款,又和市长的妻女调情取乐。在其仆人的摧促下,“快乐”地离开了这个城市。接着市**长私拆赫列斯塔柯夫信件。发现赫列斯塔柯夫并非钦差大臣,正当把此消息告诉市长,发生了争论时。真正的钦差大臣到了。官僚门听了这个消息面面相觑,个个呆若木鸡。
这个故事非常的辛辣,又放之四海皆准!准确的说它讽刺的不是俄国的官场,讽刺的是全世界的官场,讽刺的是政治的丑恶嘴脸,创作这样的一个外国的故事,唐三七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为《九品芝麻官》的上映做一个预热!
嗯......拿不朽的经典为一部电影做预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