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门面装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门面装修
        当天晚上,周强就电话联系了他的表弟徐新,让他赶紧坐车过来。第二天早上他到打印店打了个招聘启事,贴在店面门上。

        然后他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城联系了在当地专门搞店面装修的。由于之前周强在公司担任财务主管时,每年公司自营店也需要装修,所以周强与当地的装修队也比较熟悉,他找了一个叫王晓斌的,湖北人,大约四十多岁,人很实在,周强和他接触了几次,也算是熟人了,两人关系还不错,后来还吃过几次饭。这次他店面装修准备也交给王晓斌来负责。他把自己以前看到的一些装修要点和王晓斌大致的讲了一下。因为是第一家店面第一次装修,只是作为一个试验性质,周强就没有去找设计公司做设计图。大致的要求说了下,让他自由发挥。

        一楼四间店面,最里面的一间做厨房,因为这间店面的后门处与隔壁一间店面有一隔墙,就是说这四间店面从上到下四层是一个房东的,这样平常在后门外面杀鱼,洗碗什么的就不会影响到别人造成争吵。另外3间全部打通,共有120平米,足够摆下,30到40张桌子,这些桌子分成两类,一种是小小的四方桌可以坐两人,另外一种是长方桌,可以坐四个人,而最前面路口那间开一个门,门边上把一半圆形的柜台,顾客一进门就可以点菜,出门就可以结账。

        其他几面全部做成落地玻璃,外面逛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里面,里面的人也可以看到外面,但一扇玻璃就隔成了两个世界。这样就可以引流,中国人都喜欢凑热闹,哪里人多就往哪钻。就好比有一个笑话,说有个人在大街上抬着头看天空,大家很奇怪,好多人也围在他边上也抬头看天空,人越聚越多,大家什么也没有,就奇怪的问他在看什么,你答他怎么他说我流鼻血了。

        二楼的装修就简单多了,隔开成一大四小五个包间,大包间可以坐十到15人,小包间可以坐5-6人。装修极其简单,地面铺上瓷砖完事,颜色棕色,墙面粉刷批灰后,再去做一些广告纸,都是一些从网上找出来的关于烤鱼的吃法和制作方法的以及唬的相关历史由来,把这个稿得有点高大上,再编一个故事,说本店烤鱼的配方来自一百多年的祖传配方。要把水电线路布置的合理一些,每桌桌面高外的墙上装一个插座,可以给顾客充电的同时也用来给电炉子用。

        一楼装了四台2匹格立空调,当然要支持国货啦,小日本的东东坚决不买,二楼一个包间一台也需要5台,还有在一楼还装了四个大吊风扇,可以在每年不那么热的时候用。和王晓斌说完了周强记起来的一些要点,一看时间差不多到了12点,两人就一起出去吃了个中饭,至于厨房要怎么设计,要等表弟徐新过来再设计,王晓斌答应明天就抽时间到店里先量一下尺寸,做个大致的图出来,争取后天就可以动工。

        从王晓斌那里出来后,周强就赶到了县城的家俱市场,逛了半天,才在一家位置比较偏的店里找到让自已满意的款式,这家店叫“木子家俱店”,这家店是家俱市场里的门面较小,装修最差的一间店,但周强就在这家店找到了自已满意的款式。

        店主是一个60岁左右的男人,边上有一个20出头的精神小伙,两个长得依稀相似,可以肯定是父子俩。周强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当地的楠江门香烟,一包20元,价格在当地算是中等,不高不低,也算是拿得出手的烟了。他自已虽然不抽烟,但随身都带有两包烟,一包价格50到100,另外一包就是20元的,这样不管碰到什么人就能拿出合适的烟。烟这个东西就和酒桌上的酒一样,是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媒介。两不不相识的人,抽一根烟,碰一杯酒,就会无形中把人拉近了很多,从陌生到有一点熟悉,这个感觉就和两个相恋的人第一次拉手后的感觉,哈哈,这个比喻对不对?各位读者以为咱样?

        聊了几句,年长的叫李江,他儿子叫李木子,周强把看中的那两款长木桌和方木桌和李江说了下,问了下价格,还比较满意,方桌和长桌各搭配两张凳子,长木桌一套价格360,方木桌一套280,材料都是原木,油漆的颜色也和周强店里地面瓷砖颜色很搭配,周强和李江谈好了价格,两种价格的各下了20套订单,总价12800元,李江也爽快,抹去了零头,12000元搞定,包运输包安装。周交了3000元的订金,相互留了电话,到时候店里装修好了,就直接把桌椅拉过去安装摆放就可以用了,李江说到时候他会让他儿子李木子过去,保证一条龙服务负责搞好。

        李江很开心,他是永嘉县山里头的一个世代家传的木工手艺,靠着年轻的时候走街串巷存了点钱,这几年看到城里房地产开始上涨,年轻人买了房子肯定要买家俱,再加上儿子年纪也不小了,从小和他学木工,高中毕业后就父子俩在县城盘下了这间店,做起了家俱生意。没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县城,竞争也这么激烈,他看准的年轻人结婚家俱市场,他的产品根本得不到年轻人喜欢,他做的都是传统的老一辈人用的那些款式。现在的年轻人哪还有喜欢这些老古董,都喜欢西式的新潮家俱。以前在村里还有人叫他打这些家俱,到了城里生意眼见一天一天的差,说老实话,两年下来,快把以前的本钱赔没了,他决定再开几个月看看,如果生意还是没见起色,就准备不做了,回老家村里过日子算了。

        没想到今天碰到周强,那两款不起眼的桌椅一下就成交了12000元,这都赶得上他之前三个月的生意了。说实话,这些桌椅的成本极低,主要是人工,木头原料在他老家山上很多,老家村后大山上漫山都是这种大树,而且整座同的所有权都是他这个村的,村名就叫李家村,村长是他大伯。他这个店里只是摆了样品,他的制作还是放在老家村里,有人下了订单,在村里加工好了就再运到这里交易,很是方便。

        山上的树村里一代代人都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来采伐,而且每年都要种植,所以山上树几百年下来没见少,也不存在破坏性的采伐。这次接了这个大单,李江做算了下,扣除成本估计能赚到6000元,而且老家也有本家几个会做木工的堂弟,到时候请两个一起做,估计最多两个星期就能完成。

        有了生意就有奔头,黑黝黝的额头都闪发出光亮,脸上露出来许起不见的笑容,和儿子说道:“木子,走,今天就回村里,要把这个单子尽快完成,到时候你跟车把货送过去。”周强还不知道他无意间救了一个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