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四章
林小姐十四岁时,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好似一株出水将绽的芙蓉,她的举致有如临风杨柳,傍水莲花,亭亭玉立。有人背后赞道:“林家小姐长大后,貌比西施,美过昭君,行似嫦娥,气如贵妃。”林戕笃听见后又是高兴又是忧愁,高兴的是女儿确有天仙之貌,人人公认;愁的是女儿尚未成人,一旦传入宫廷,皇上本是好色之君,他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命人到民间选美入宫,假如有一天皇上得知翠娥的天生丽质和多才多艺,一动心,召翠娥进宫面见,虽然女儿才十四岁,尚未成年,皇上可以召她在宫待侍。再说,皇帝、君主选妃子一般要求女孩必须是含苞童女。东汉光武帝刘秀选妃要求良家童女,年龄在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三国吴主孙皓选妃要求女孩在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明太祖朱元璋时,要求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明世宗朱厚熜选民间淑女在十三至十六岁。据史料记载,还有帝王选妃子定在十一岁为下限。这些选入宫的少女,都是千挑万选,层层筛过,不仅姿色端丽,裸检时生理部位均称无瑖,连身体上有一颗小痣也将被淘汰,王昭君就因为沒有贿赂画匠,而被画匠故意点上一颗痣,皇帝竟把她打入冷宫而不得宠幸。妃子、娘娘还必须知书达理。一般说来,十三、十四岁正是女孩初潮花季,这个年龄段的女孩最符合皇帝的心态,才能供皇上御幸。也有个别現象例外,只要皇帝看上了,连寡妇也会宠幸。女儿翠娥不论哪条,一定都会被皇上看中的!那样就坏了女儿一生幸福。伴君如伴虎,自己决不愿当什么皇亲国戚。因此,他与夫人悄悄商量,决定离开京城,确保女儿万无一失。
于是,他向皇上一再恳求辞官返乡,皇上见林戕笃执意要走,实在留他不住,只得不舍答应了,当时林戕笃才五十五岁。皇上赐他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绢布百匹、良田百亩。林戕笃除了良田没收外,其余如实全收了,他当即谢主龙恩后,第二天就离开而去。读者也许知道林戕笃为什么不收良田,要知道,百亩良田要值不少银钱!这是因为良田就在京都郊外,如果哪天皇上一高兴,要来看看辞官在家的旧臣,或者女儿的芳名传进宫里,这良田反而害了女儿,辞官的本意就是要远离京城。
辞官后,他带着一家人和十几个仆人云游四方。最后,他觉得拱桥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又远离京城。于是,他买下了一座大庄园,命名为林家庄园。
家有千金,不如日进纹银。因此,林戕笃在拱桥镇开设了一个银票行、一个米店、一个布店、一个药铺。又买了百亩田地,并将田地放租出去。这四个店铺每年收入还不错,再加上他放租出去的百亩田地,一年净收入也不薄。拱桥镇、清江镇或方圆几百里一带,没有一家能与林家相比。他家雇有男丁五十、女仆三十,另外还买了一男仆和女婢。男仆原名叫徐远德,他进林府后,老爷给他改命叫林杰,他进林家时才二十二岁,因他知书达理、聪明能干,对老爷、夫人和小姐十分忠实,老爷让他当了管家。在林杰三十岁时,老爷在女婢中挑选了一个年轻貌好的姑娘与他成婚,老爷还给他们一套住房,林杰夫妇深受感动。对主人始终如一的忠诚,老爷到拱桥镇定居后,让林杰当了大管家。如今,林杰已有一个十岁女孩和一个七岁男孩。老爷对林杰很信任,许多事情让林杰处理,常叫他去四个店铺清查经营情况,年终去收放出去的田地租银。
夫人的贴身侍女原名叫李先凤。她十七岁那年,因她长得俊俏,被当地县老爷看中,硬逼她给县老爷当三姨太,她宁死不从,并将县大人的聘礼扔出门外,因此惹怒了县老爷,不久,县老爷以她家抗税为由,将李先凤抓进大牢。人们明明知道,是李先凤不从县大人的淫威而坐的牢,虽然大家都忿忿不平,但又奈何不得狗官的权势。那一年,正好朝廷派林戕笃巡视安徽,他在经过安徽宿州时,李先凤的父母拦轿为女儿喊冤,当时,大街上还有百姓为李先凤打报不平,大家联名状告该知县。林戕笃接过状子,了解情况后,他亲自坐堂审理了此案,当众宣布李先凤无罪释放,并训斥了该知县,还罚知县二十两银钱来赔偿李先凤坐十天牢狱之苦的损失。
李先凤和全家人万分感激林大人的救命之恩,她们担心,林大人走后,知县决不会放过李家,特别是李先凤,只要李先凤一天未嫁,县大人就一天不会死心。李先凤和父母为了逃避魔掌,苦苦哀求林大人收李先凤为终身女仆,李先凤表示愿意终生为奴侍侯林夫人。林戕笃见李先凤确实年轻貌美,如果自己巡视完毕离开安徽,该县的县大人一定不会放过李先凤,山高皇帝远,宿州知县在这里没有办不成的事。于是,林戕笃答应了李先凤和她父母的请求,当即给李先凤父母一百两银子,随后将李先凤带回林府,给她取名叫林昭仪,交给夫人做贴身侍女。那时李先凤已近十八岁,林夫人三十八岁。
昭仪对夫人、老爷毕躬毕敬,对小姐也十分爱护。由于她知书达理、聪明能干、又体贴人,深受夫人喜欢。昭仪进林府五年,处处谨小慎微,从无差错,夫人见她如花似玉,一表人才,不忍心她服侍自己一辈子,而耽误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美好年华。于是,与老爷商量,决定给她找一户好人家下嫁,而昭仪宁死不嫁,她表示愿意一辈子侍侯夫人,以此来报答老爷的救命之恩。又过了两年,昭仪已二十五岁了,夫人又与老爷商量﹕昭仪不肯外嫁,干脆由老爷收入二房,以示对她的爱戴和应该得到的回报。当夫人给昭仪说明自己和老爷的决定后,昭仪跪下表示:“老爷救我恩重如山,夫人待我如衣食父母,我来林家为奴,老爷当年还给我父母银钱百两,我已感恩不尽。今日断不敢接受如此大礼,望夫人和老爷收回这一决定,我却不敢如此高攀,如夫人和老爷执意要奴婢为妾,我只好以死来表明我的诚心了……”
后来,夫人再也不提这类事了。当年秋天,夫人在湖边散步,突然天下大雨,躲避不及而淋湿衣服受凉,生病月余未好,几月过去,精神仍不佳,不能与老爷缠绵儿女情长之事。当时,老爷虽已年过五十,但精力十分充沛,夫人总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她悄悄找昭仪商量,让她代替自己陪老爷几夜。起先,昭仪说什么也不肯,而且还感到羞耻,经夫人一再劝说,表明是在帮自己,昭仪才难为情答应了。后来,夫人经常要昭仪代自己,晚上去陪伴老爷,同时,夫人从丈夫口中得知,昭仪很爱护老爷身体﹔久未与夫人同床,老爷一时性起,一夜想与昭仪房事二、三次,都被昭仪婉言拒绝了:“奴婢才二十五岁,身体正处于旺盛之际,而老爷已五十三岁,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随心所欲,夫人、小姐和林府几十号家丁,全仰仗于老爷的洪福健康。”因此老爷只好作罢。
夫人得知昭仪的深明大义,更加喜爱昭仪,于是又劝昭仪给老爷作二房,谁知昭仪仍不从:“夫人,老爷对我恩重如山,我昭仪做牛做马也难以报答你们的恩情,实言,世上女人哪个不想男欢女爱,夫人与老爷已让奴婢品尝了人间真情,吾已知足,断然不敢接受夫人这份诚意,夫人若执意,奴婢每日都会成惶成恐、坐立不安。只有夫人收回此意,我将终生尽心尽力效忠夫人、老爷和小姐。夫人有什么困难或身感不适,我会代替夫人去伺候老爷。”
从此,夫人不再提及此事,只是,她常借故说身体不好,让她去伺候老爷。每逢过年过节,她和老爷都让她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并让她带回一些银钱、布匹之物给父母。宿州知府和知县知道林大人待李先凤不错,也不敢去为难她一家所有人。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