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第一章
        前言

        精耕细作,有助丰收,慢嚼细咽,才能消化。看书学习,也是为此,只有细读深研,才能品出其味无穷来。

        郭沫若先生讲得好:年青人求知欲很旺,而忍耐性不足。即以读书而论,尚未开卷,每有吞食全牛之概,然一遇困难,则不禁颓然而气馁,于是浅尝偷巧的习惯油然而生……这种“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习惯切不可有。

        要知道,始读,未知多疑,再读,则渐有疑,反复深读,疑释融通,当品有味,方始为学。

        读书应做有心人。有人说:“饱人不知饿汉饥”、“身暖不知冬日寒”。假如您能在一、两天不进食的情况下,读到文章中的“饥饿”,自然会感觉出饥饿的滋味。三伏天您辗转反侧难眠、酷暑难耐时,阅到书中的赤日炎炎,您自然深知炎热烦躁之苦。您穿着单薄的衣裤在寒风刺骨的山岩上品读“寒冬腊月”,您更能体会到寒冬难熬、透骨穿心。假设您刚刚春游尽兴回来,读到“春暖花开“之句,您会立即回想起刚才您身临其境那种轻烟芳草地、暖风杏花树的感受,和花香蝶飞舞、春美景色幽的场景来。

        您若有了综上所述的感受,也就证明了您已是“读书有心人了”。

        细读深思始不倦,慢嚼细品乐无穷。好书不厌看还读,知音来自旧书中。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

        卷首篇

        初试鸦笔意难全,一时兴趣作长篇。

        学识不过四春秋,语法修辞尚肤浅。

        数年心愿今尝试,品味《残月》并非难。

        孤陋寡文自解闷,但愿伴我度晚年。

        通篇赘言荒唐味,只因学识浅似杯。

        朝代地名不必究,但愿情节入心扉。

        赏景还需君下马,芳草也有三步徊。

        信笔涂鸦《残月》书,闲来无事伴君随。

        第一集拱桥奇缘

        林老爷府邸内外,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府邸前一个大坝停放了不少轿子、马车、筏杆、骏马。人们抬着箱子,赶着马车,捧着托盘,带着珠宝、珍馐、古玩、银子、布匹和贵重礼品,成群结队往林府而去,真是热闹非凡。林老爷和管家忙个不停,接待欢迎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这几天是林老爷准备为女儿办生,凡是得知林老爷要办生的人,无论是拱桥镇,还是清江镇,或方圆几百里的其它州县,都主动争先恐后赶来赴生。

        有人感到奇怪,一个无官无职的人办生,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主动争先恐后备重礼去参加呢?真是钱多无处花了吗!一般人家,遇到这种事躲还嫌来不及。也许,当你知道真相后,就不觉得奇怪了。

        去年,林老爷办过一次生,他制作了三百张请柬,人们纷纷躲避,因为,大家知道他很富有,送礼少了别人自然会看不上,反而得罪人。要想多送,又心痛不值得参加这么一个生日。所以,不少人都找借口说家中有事,或要出远门,总之,想方设法推掉了去参加生日。虽然林老爷曾经在朝廷任过重职,现还有同事、学生在京担当重职。不过,林老爷早就辞官离职,居住在如今的拱桥镇了,去年他制作准备的三百张请柬,只送出两百多张,结果参加的人还不到两百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