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赐祭九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章 赐祭九坛 (1 / 3)
        擅权猜忌,这是继勋贵外戚之后,资深大臣们对今上的普遍看法。

        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官大臣都为人中翘楚,很快也都摸索出一套保身避祸的办法来。那就是,不做事。

        谁做事谁倒霉!不做事无功亦无过,一直无过即有大功,且升迁稳当。

        文臣,内阁频换,落马遭贬已成常态。武将,平台召对变成了平台招魂,拜一个死一个,拜两个死一双。谁还肯这时节为朱家天下忠心卖命?除了官瘾奇大无比的周延儒。

        张至发、薛国观等相继倒台。去年(崇祯十四年)二月,周延儒五六年以前结交东林人种下的‘善因’终于结出了香甜的硕果。朱由检唉病急乱投医之下,又启用了不少的东林党,他们这时候当然就将周延儒抬到了首辅的宝座上。

        九月到京,皇帝立即下昭,复用周延儒为首辅,加太子太师,进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怎么回事?原因简单,在原为首辅大臣期间,周延儒同东林人大做交易,从他手上提拔的东林党人不在少数,而且,这名看似豪放洒脱之辈,行得却是鬼祟之道。利用主持会试的机会,广纳许许多多的东林门生。

        日落黄华的季节,他上赶着入京。松锦战败的哀期,他却稳稳地箍住乌纱。

        为什么进吏部尚书?也是交易的筹码,他要公然大举任用东林党人,革除温体仁的‘弊政’,用以换取朝野中党人的抬轿子和**。使得整个朝廷看上去欣欣向荣,虚报社会安宁,浮夸政绩卓着,狂吹首辅贤名。

        很简单嘛。杨嗣昌加税,他就来减税。温体仁禁朋党,他就广开言路,洒洒水啦。

        不洒洒水的是辽东建奴。从崇祯十三年三月开始的松锦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大明军团完败!

        大略过程如下:

        十三年三月济尔哈朗、多铎修筑义州城。同时清兵将锦州城外的庄稼收割完毕,分为两班轮番更换并扫荡清除明军在锦州外围的据点,彻底切断驻锦明军与外部的联系。守将祖大寿手下蒙古部队见此状况,秘密与济尔哈朗联系欲行反叛。内外夹攻直往下,锦州守兵只能退入内城坚守。

        崇祯十四年锦州东关守将吴巴什降清,外城失守,外援给养统统断绝。

        七月洪承畴宁远誓师汇八镇十三万大军前往解围,结果粮草遭劫败退,吴三桂携本部逃归山海关,老洪本部万余人困于松山。

        松山副将夏承德崇祯十五年二月降清,并为内应。于是十八日城遭破,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遭杀,洪承畴、祖大乐被俘至沈阳。三月八日,苦撑不住的祖大寿率部降清。到四月中下旬,建奴用红夷大炮猛轰杏山城,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失,至此松锦战役结束。

        不靠谱的战报呈上来了。大概是妙笔生花惯了,里头竟然说老洪大骂奴酋,自绝而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