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河畔激战 (2 / 5)
听宣地定在了葭州,也意味着朱骥副使等人需再往西到镇番卫去。
圣旨是来调人家的兵,不是封敕也不是表彰。府军是什么性质?私兵,正大光明的私兵,你调得调不动还得两说。
内阁、朝官中没人愿领这种晦气的皇差,连一贯热衷于出京溜溜的中官都唯恐躲避不及。老虎头上扑苍蝇,这样的蠢事谁愿意接?朱骥是陛下钦点硬头皮上,朱纯臣则是为儿子舍条老命。
一句话说白了,朝廷根本没寄多少期望,能搬回些实用的军械算是不错。工部历来只会出嘴把式,平常盔甲都造得又贵又次。
说巧不巧,先期的快马带回了乐安侯已向葭州北归的消息。
嗳,这下满天云彩都散了。
官道是由永宁州过吴堡至绥德州,然后从米脂往葭州。现在听闻黄冲已在北返途中,朱骥立即建议走临县,然后往一河之隔的克狐寨,那里有渡口可直通葭州,算下来可以节省近半的路程。
犹豫再三,朱纯臣还是觉得走官道稳妥,偏僻地方的乡村他现在不敢多看。
跨境行走有诸多讲究,又是上差,延安府台、同知等人尤其重视,按仪程派出了接应人员,足足一千多人。往年里如果钦差下来是不需要这么铺张的,可今回真不一样。
五月时张献忠、罗汝才反叛。剿总熊文灿在免职之前,命令诸路防守,由郑崇检主持提兵,进行联合攻击。
当时固原、临洮、宁夏的三个总兵官左光先、曹变蛟和马科都带着部队跟随洪承畴入卫京师去了。甘州总兵柴时华在回途半道中接到檄令,鸟都不鸟。迫于无奈郑崇检急匆匆调集各处能调用的堡丁、辅余、杂役等等,统统扒拉一起,凑了数千乌合之众赶往前线。所以,此际陕北多处兵力空虚。
而今年山、陕两地所受灾害可谓空前,数百年难遇。朝廷失政,导致一些原先在本地小打小闹的土匪瞬间壮大。
其中最大的一股,以王永强、王永镇两兄弟为首的团伙从最早的二十几个转眼膨胀到近万人。一度围困清涧,因久攻不下才撤往碎金镇、鱼河堡一带。
如果成国公一行人走陕境上行往葭州,由吴堡至绥德,绥德至米脂,米脂至葭州,三段路上都有可能遭遇袭击。
这一下,朱纯臣与朱骥两个头大了。
无定河畔,烟尘大张,数十人护着四部宽阔的马车在疾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