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河畔激战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六章 河畔激战 (1 / 5)
        话里的意味很多,一贯多疑的陛下望向了远方。略作沉吟,然后张弓搭箭。

        “那派他去辽东呢?”弦又松了下来。

        “可行。”巩永固的话脱口而出,然后单膝跪下。这家伙很会来事,明明讲了不该讲的话,冒充起内阁学士把自己当成了重臣。后悔之余,参个时髦的军礼想化解掉。

        “陛下,我的意思是,也许他…。”

        箭杆离了弓弦,没有射出,而是在一只手上摆动。就像朱由检此刻的心情。他的心情近来糟乱得很,叫两个年轻的近亲来校场,就是想打发掉这份烦闷。新安侯若有所指,驸马又直接肯定,反而使他原本刚迈开诸阁臣对面的脚步,滑了回去。

        未加修润的奏章中对内阁的抨击是尖锐的,尤其针对北境诸地失误的措辞,引起了所有大学士的反击。

        最大的失误是朱由检不该拿这份东西在武英殿给大家看。由于一激动,竟然把乐安侯拙劣的文笔公之于众,立时引得许多人抠字眼嚼隐喻,怎么歪解怎么来。

        这一下,内阁所有人等,彻彻底底站在了黄冲的对立面!

        “起来。”

        金箭放回壶中,朱由检兴致了了地在闫勇志的屏护下,爬上了银鬃驹。

        “启~驾~。”

        刘文柄的手搭在了巩永固的肩头,扣动两下之后,轻声像自语:“阁老们的年岁都大,怕担风险。”

        老狐狸朱纯臣不会犯下黄冲这样低端的‘错误’,在经历惊悚、怀疑,恐惧以及左右思量之后,他选择了专心办差不问其它。

        昭命下达也是件技术活,尤其是路途遥远的偏远之地。常常由钦差于礼部预先商定好行走路线,对机动无定的目标则还要设定汇合地点。既要使得圣旨快速宣布,又要不坠颁布官员所代表的皇帝威严。

        例如,多年前曹化淳去传口谕,便是派人先往独石口,召黄冲到龙门卫跪听。

        出发前的消息是黄冲领府军在康多作战,那么常理应按战时的常例,该是不远万里奔赴前线才对。可成国公朱纯臣不愿这么做,他还有一个知情人都晓得的目的,接他心爱的小儿子回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