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301 章 纵论前事 (3 / 4)
重新疏通水利、百官俸银、军需、宫廷各种开支……哪样不需要银钱?帝国颓败,江山易主,迟早而已。”
曹仁安闻言默然。
忠尧心生感慨,叹道:“原来都是钱惹的祸。所有战争的背后,或者说底层,原来都是亮瞎人眼睛的银子。”
方羽又接着说道:“世人只知李林甫专权十九年,却不知其能稳坐朝堂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能替圣人分忧,以特殊手段、极尽压榨之能事解决缺钱的燃眉之急。”
曹仁安惊道:“敛财?”
方羽笑而不语。曹仁安想了想,又改口道:“不对,不是敛财,应该是搞钱,为朝廷府库搞钱,同时嘛,中饱一下私囊……”
“对,搞钱。”方羽微微一笑,颔首道,“大唐曾有出将入相之传统,将军在外领兵作战,得胜之后班师回朝,往往会被委以要职甚至宰相。而一旦将军入朝任职,势必会分走一部分权力,这是李林甫所不能容忍的。
唐明皇迫于巨大的财政压力,不能破坏既有的捞钱模式。
故而,他与李林甫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将军尽量用只能武、不能文的胡人,这样他们就无法入朝为相或担任其他要职了,也就无法与李林甫相抗衡。
唐明皇的本意是想让节度使与宰相互相制衡,而他居中调停,可是他失算了。
很多人小瞧了安禄山,包括唐明皇本人。安禄山情为人精明聪颖,很会装疯卖傻,讨人欢喜。他将四处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和各种战利品源源不断送入朝中,用于打点各处关系。不久,他多年以来的苦心经营就有了丰厚回报,——大唐仅有的十个节度使中,他就独掌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帅印。
李林甫资历深厚,手段了得,独揽大权时百官无不震慑,可他死得早,算是得了善终。杨国忠就不一样了,根基尚浅,德才泛泛,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才坐了三年相位,就想撼动安禄山?怎么可能?”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曹仁安听罢,口中喃喃念道。
方羽一声叹息:“天宝十四年,渔阳之乱毫无意外地发生了。安禄山大军横扫大江南北,一时风头无两。安禄山志得意满,终于如愿以偿称了帝。可没过多久,他开始目空一切,滋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