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301 章 纵论前事 (2 / 4)
方羽点了点头,伸手捋了捋胡须,说道:“嗯,募兵制。所谓募兵制,就是军士由招募而来,但所有军需都得朝廷自行制备,包括武器军备、马匹、粮草等,当然还有军饷。
可大唐那点税收,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无奈之下,玄宗设了十个节度使,让一个个节度使在自己的地盘上收税,将军权、财权、一方之监察权赋予节度使。至此,节度使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地方上的土皇帝。”
“玄宗前半生奋发有为,可谓明君;后半生老来昏聩,糊涂透顶,自毁长城。”曹仁安不无惋惜,摇头叹道,“渔阳之乱起时,安禄山大军势若猛虎,就应该避其锋芒,坚壁清野,死守潼关。一代名将封常清率六万怠兵游勇一战而败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可唐玄宗偏偏听信谗言,竟下令斩杀了身经百战的高仙芝和封常清。
固然,先前封常清是有些大意轻敌,吃了败仗,但他毕竟久经沙场,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也即刻通知了高仙芝,是以高仙芝迅速调整了防守策略。若是能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是更好?”言罢,曹仁安又摇了摇头,表示颇为不解。
“历史没有假如,也没有后悔药啊。”方羽嗟叹道。
这时,忠尧也来了兴致,从旁说道:“这唐明皇也真是老糊涂了,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都不懂吗?安禄山劳师远征,每日大军消耗也是甚为惊人,粮草终有不继,可于坚守之时,派军奇袭粮道,再待各地大军勤王合围,不断袭扰之下,待敌军疲惫,再行出击决战也不迟啊。
可叹的是,此时年迈的哥舒翰已经中风卧床,盛怒之下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却发现几无良将,不得不启用哥舒翰。
然而,年老的哥舒翰接手后,又被玄宗以‘贼方无备’为由强令出战,前线主帅居然没有指挥权,明明是前线才更了解战况好不好?后面的人不明实情瞎指挥,军事情报传递过程中有迟延不说,还夹杂了监军宦官等人的个人恩怨。
如此,焉能不败?
二十万众又如何,不过怠惰之兵堆砌的数字而已,弃险出关,就失去了原本拥有的优势。而叛军依山旁水,精心布阵,潜锋蓄锐,还佯装不敌败走,引诱唐军进入七十里狭长山道的埋伏圈,激战中死伤无数,无怪乎常胜将军哥舒翰一世英名毁于灵宝大战了。
哥舒翰本想收拾残兵,重新扼守关口,继续与敌军周旋。无奈兵败后,部将火拔归仁等人眼见大势已去,便打定主意投降,于是有预谋地劫持了哥舒翰等数十名将领押解送往洛阳,哥舒翰最终投降叛军,晚节不保。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谋位失败逃亡,又将哥舒翰等人全部杀害。”
方羽听罢,微微颔首,道:“二位所言有理,不过也只是囿于表面,未直击本质。就算潼关击退了安禄山,可能还有安绿山、安黑山、安假山,不过延长帝国一些年的寿命而已,大唐气数将尽已不可阻逆,无法挽回。”
言毕,方羽轻轻摆了摆手,又苦笑道:“究其内在原因与本质,是旧有的帝国之基已经瓦解消亡,玄宗又无能力改革建立一种新的帝国秩序来适应时代之变,譬犹一件旧衣破了几个大洞,但买不到新的衣服,只能在原来的衣服上缝缝补补而已,终不能御寒啊。
税越收越少,开销却愈来愈庞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