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鲜衣怒马,王城谁家 (2 / 3)
从不达城再向东行十里,就能瞧见一整片军营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的彪炳景象,松赞军东大营三万精锐甲士皆驻扎于此,拱卫着王城,虽说这些年在梵宫的约束下,亲王混战的规模和烈度都有所降低,但三年一小战,五年一大战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达王城所在的位置又实在是太靠近边境了一些,如果没有东大营在此镇守,早就不知道被相邻的吉仁家、次旦家、桑吉家的兵马,踩踏几次王城了。
从不达城往西行三里,则有一座寺院,名为惊鸿寺,这座在普通人眼里不过是气势恢弘了些、香火旺盛了些的佛国寺院,与其他寺庙也无甚不同。佛国四千八百寺,多少楼台风雨中,对于常年生活在佛国的百姓而言,每天看到几座寺庙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自然,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但在一些真正深殷佛国内政的权贵眼中,这些“惊鸿寺”实际上则是梵宫派驻到各家亲王势力地头上,负责监视着亲王一举一动的“眼线”,甚至其境内大小寺庙中修行的僧侣都全部归惊鸿寺节制,数千年间,震慑着各家亲王势力不敢擅动。
自不达城沿西河顺流而下,再往东南行三十里,则能看见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木栅与泥屋,那便是松赞家的奴隶大营了,与不达城共饮一川西河水,也算是半个一衣带水的关系,整个营地目前约有奴隶八万余名,像这样的营地,在松赞家的势力范围内还有十个,这只是其中最大,也是距离王城最近的一个。
以此一城一寺两大营,便共同构成了松赞家奋然崛起过程中,所彰显出的巍峨气象志,同时也成为了这位新任权贵被亲王贵族圈子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佛历普贤年,七月,不达城外。
此刻在距离王城以西三十里的绵延官道上,一众骑士大声呼喝着,扬鞭将胯下宝马催动到极致。只见那些畜生四蹄翻飞间,便将整条官道都激荡的尘土飞扬,如同一条滚滚黄龙般向东方急速蔓延开去。
只见一众披甲骑士如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一位年轻男子。
那男子身着一身锦缎猎装,此刻正一脸兴奋的挥动着马鞭,狠狠抽打在胯下良驹的屁股上。
马是上好的五花马,锦是上好的黄金锦,随便拿出一样都是价值千金的稀罕货色。
但那男子显然并不在意这些,他身上那件以富贵锦缎织就的猎装,早已在追逐猎物过程中被灌木丛划开了数个口子。
更为暴殄天物的是,此刻正被他疯狂催动的胯下良驹,本就是只适合短距离冲刺,不适合长途奔袭的珍贵马种,可他却不顾它的疲累,极为悖离御马之道地透支着战马生命力。
年轻男子马腹上正斜挂着一只雕花黄梨木硬弓,一松十檀百年梨,这黄花梨木的罕见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在这片不产黄花梨木的土地上。
那硬弓上的镂空浮纹雕花不但对于狩猎毫无助益,而且会大幅损耗弓箭的使用寿命,以至于那挂于马腹上的不像是猎弓,而更像是一件工艺品。
与这富贵手笔相配的,则是一张相貌堂堂的英俊侧脸,尤其是那一双勾人摄魄的眸子,晃的官道上那一众怀春少女和娇滴滴的美娘子全都目眩神迷,仔细一看,竟与江央有七八分相似。
不是那松赞博海的长子松赞仁涛,还能是谁!
在不计战马脚力的前提下,三十里的路程转瞬即逝。
仁涛看着西大门在眼前逐渐放大,却没有要丝毫减速的意思,脸上的神情由兴奋变为癫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