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德治与法治 (3 / 5)
“臣以为,陛下当严肃处理,绝不可姑息以待,若不以刑罚慑威肖小,臣恐他日会有不臣之心滋长!”
兴大狱吗?想不到姚贾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有成为酷吏的潜质,牵连过广,以一抓十,以十抓百,这事秦胡亥是不能同意的,君不见,凡广兴大狱最后的结局都不怎么美丽吗?
明太祖炮制一件又一件洪武大案,爽是爽了,结果尸骨未寒自家的宝贝孙子就因无人可用被赶下了台,斯大林先生同样如此,基本上给红军来了一次大换血。若不是有冬天这样的buff加成,估计他早就可以跑路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去了。
后世之鉴,当引以为戒。
“只究主犯罢了,不可牵连过广。”秦胡亥想了想道:“从者罪减一等,允以金赎之。”
花钱赎罪在历史上远比皇帝制度还要持久,若按《尚书·尧典》记载传说中的舜时代就有了“金作赎刑”的规定,可谓是源远流长。
然而姚贾却不认可这一举措,他道:“陛下,但若如此,有法不责众之嫌。。此举,为坏法之道,臣以为,不可取。”
“寡人以为。”秦胡亥斟酌道:“律令皆有人所制,亦用于人之身,今山东之地尚未太平,寡人恐大兴狱而乱其军。”
“陛下。”姚贾反驳道:“若如此,始为律所败坏也,有罪而不罚,可一既可二,长期以往,律法如同虚设,人触律而不惧法,皆寻因脱罪,国之不国。”
姚贾说的没错,但秦胡亥却有别的想法。
从政治角度考虑从而忽视法律,这事在后世儒家治国中屡见不鲜,就像孔丘所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治与法治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人治的大范畴中。。只不过法治是众人之治,德治则是精英之治,毕竟法有标准,德无标准。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换而言之,再没有强大的生产力保证的前提下,根本谈不上紧靠自身的素质修养就能使天下太平,二十一世纪尚且做不到犯法而主动自首,更何况公元前的大秦呢?
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就算文化人有知识,广大人民根本没什么道德可言,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基础就是大家一样穷,偷东西反而浪费体力,所以老耽才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