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六军齐冲,围而不攻 (2 / 4)
楚南雄只好接着说道:“山东诸地因经历过战乱、饥荒,百姓举家搬迁的数不胜数,因此遗留下来的田地很多。如此肥田,浪费实在可惜。大军过去,根本就不用重新垦荒,将遗田拿过来就能耕种。从这一点上来说,军伍屯田,不仅不会疲惫,反而十分便利。”
到这里时,朝堂之上才出现了少数私语声。
楚南雄略等了等,见议论声始终不大,只得再次说道:
“大军屯田,一来可就近驻扎在山东诸地,震慑六国、稳定局势;二来,自然能得到许多粮草,只需等几个月,国库空虚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三来,也可劝诱当地居民回乡种田。无论军民合种,还是将田地让与百姓、另行垦荒,都可以。四来,大军在山东安营扎寨,便是将大秦的根脚伸到了中原。大王一日代周而成天子,关中有根基、山东有军营,可以说是万无一失了。”
楚南雄一口气说完之后,就不再言语,站在大殿中央,等待各府各院点评议论。
哪知众人还没开口,尉缭却豁然站了起来。他也不与蒙毅商讨、也不和王贲交流,敲着拐杖高声叫道:“国尉府没有异议!”
随后,王绾也满脸振奋的道:“相府没有异议!”
王贲连连点头,附和道:“将军府没有异议。”
李斯仰天长叹,“长史府没有异议。”
以六推一第二条、军民屯田之法,无一人出言反对。
李斯闷闷的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大军屯田,哪怕不是在山东诸地,就只在我关中、巴蜀一带,也可称得上为一条妙计。不求三军粮草能自给自足,只要能减轻国库负担,那对我关中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
他悄悄看向楚南雄,见楚南雄微笑着站在那里,心中忍不住嘀咕道:“那兵家尉缭,常常说国力决定战力、富国才能富兵。可就算如此,也从未想到带军屯田,这楚南雄究竟是如何想到的?百姓能去从军,反过来,军士也能去种田啊。如此简单,却又如此实用,我,我怎么就想不起来……”
殿内文武人人面带喜色,嬴政也大为兴奋。他当即说了一声好,接着就道:“屯田制可与第一条计策同时施行,一则立法引导、二则军民生产。如此一来,山东民心既归于大秦,我大秦在山东也有根基。很好!很好!”
能得国君说一声好,已然十分难得了,况且嬴政还一连赞叹许久,甚至开始和站在台阶下的赢重讨论起来。二人满脸兴奋,溢于言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