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烽火(上) (2 / 3)
而江暮玦之所以说这是受了前人遗泽,是因为他很清楚,燕地百姓的同仇敌忾起于前朝燕末帝陆忘情,而他不过是将之延续罢了。
当然,虽有承自陆忘情的遗泽,但他留下的遗患也是有的。或者说这两者本就已经交缠在一起。
像那些经历两朝的老军,他们平常的态度往往要消沉一些,就是因为陆忘情或者说他缔造的燕军在他们心中留下的烙印太深,他们中几乎每一个都会怀念陆忘情、怀念曾经的燕国,因而他们大多缺少热情。但缺少热情并不代表那些老军作战消极,他们往往深谙军人士兵的职责,恪守命令,在战场之上仍然有着难以取代的战力。这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现实确实是这样。
心虽已死,但信仰,还在延续。
青岭关前某座烽燧中的徐绍便是这样一位老军。
徐绍很怀念曾经的燕主陆忘情,燕国败亡后他想过退出军伍,但一来他孤身一人无所依靠,二来也实在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矛,所以他终究还是选择留在了军中。故国不在,他从心理上来说本身已经是孤魂野鬼,自然不惧死,但总归不能死得太窝囊,既然如此,倒不如战死沙场。像他这样的人,平常有了军功也不领受,只是待在最底层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就已经很满足了。
这么多年下来,徐绍也渐渐发现现在的燕王江暮玦倒也是不世出的人杰,有些地方甚至和陆忘情有几分相像,心中不觉感到几分慰藉。更重要的是,江暮玦所打造的军伍让他有时候会恍惚觉得又回到了当年燕国尚在的时候——原来,当年的信仰还在延续。
这让徐绍真的有些欣慰,平常的心情也顿时好了许多。
然而现在的他,伏在烽燧里,心情却是很少见的有些郁郁。
原因,是这场不知何时会拉开帷幕的秦楚战事。
原因,是连一个新年都没法安稳过的军士们。
原因,是身边的这些年轻人。
徐绍所在的烽燧,在一年多前上云城、平仑城失陷后便成为了最靠近前线的所在。而当秦楚开战已然一触即发,这便意味这座烽燧中的人有可能是最先送命的。烽燧里的八个人,除了他和另两名老军外,就都是刚入军一年出头的年轻人。而现在,别说不久后的新年了,他们随时有可能牺牲在这里。他自己是生死不惧了,这么多年下来也活够了,但这些年轻人却还有大好的年华。有时候他会突然生起闷气,责怪那些上头的军官,明知道前线烽燧都是险地,为何不派些像他这样的老家伙,而尽差遣些潜力无限的年轻人。然而,生气终究是没用的,现实已经是如此。
在此之前,徐绍一直想问是谁派他们来这里的,但终究没有说出口。现在,说不定哪天战火就燃起来了,他决定还是问出心中的问题。
毕竟,徐绍和这些年轻人相处了也快半年多了,平常和他们也都聊得开,真心舍不得他们就这样丢了性命。
于是,正在烽燧城头靠墙休息的徐绍揪住恰好轮岗下来坐到他身边的名叫的姚畅的年轻人便是问道:“哎,我说,姚小子,你们这几个当初是为啥到了这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