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全真教(四)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全真教(四) (1 / 3)
        在修炼方法上,主内丹修炼,兼修符箓,形成独具特色的内丹理论。在教制教规上,要求道士出家住道观,不鼓励蓄妻室。为了规范道士言行,制定系统的清规戒律,督促道众严格遵守。

        而如单看经文表面则与释教词汇相同,然深究其意则有很大的区别,譬如心非是释教之心,而指天道的别名天心。

        再譬如空,也非释教缘起性空之空,而多当无讲或不究竟之无,全真之无不是没有了,而是无不无,无有相依,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宇宙。读者不可混淆错误宣传,而辜负圣贤保存华夏文化与继往圣绝学的良苦用心。

        全真教流派也有不少,源远流长。

        全真道北宗为太上老君传于瑶池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上真传东华帝君王玄甫,王玄甫传正阳帝君钟离权,钟离权授纯阳帝君吕洞宾和明悟帝君刘海蟾,吕洞宾授辅极帝君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

        全真道统自老子始,东华帝君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

        北五祖即是王玄甫已降的五位祖师,即东华帝君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

        后经元世祖、武宗的诏封,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等遂被全真道北宗奉为“五祖”。

        全真道因有南宗北宗之分。。王重阳等属北宗,故名北五祖。

        全真道南宗的道统谱系具南宋白玉蟾《题张紫阳薛紫贤真人像》载:“昔李亚以金汞刀圭火符之诀传之钟离权,权以是传吕岩叟,岩叟传刘海蟾,刘传之张伯端。”

        白玉蟾三传弟子邓錡在《道德真经三解》中,载其师萧廷芝所列“大道正统”,从浮黎元始天尊递传至华阳真人李亚,再递传正阳真人钟离权、纯阳真人吕岩、海蟾真人刘玄英,刘玄英分别传重阳真人王嚞、紫阳真人张伯端。

        道教自北宋之末,有南宗丹道的崛起。。已极其明朗。

        到南宋时期,在北方的民族,长期受困于辽、夏、金、元的动荡局面,国家民族感情,与传统文化精神交相激发,便有王重阳、丘长春师徒的全真道的建立,一变历来神仙方士、符箓法术的道术,提倡敦品励行,修心养性的渐修教化,成为黄河南北声势显赫的新兴道派,威名远布。

        他们与成吉思汗,及元朝开国之初的政策,并元代以后的道教,都有极大的关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