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 (2 / 2)
“但你曾太公许下了一个重诺。为了防范事情突变,‘醍醐灌顶’被一脉单传下来。‘醍醐灌顶’的创始人,是你曾太公十三公的父亲,名讳韩胡拴。胡拴公乃武学奇才,当年江湖人称‘玉珊瑚’,不但人生得俊朗,而且一把紫金刀使将开来,险峻刚猛,刀影四突,就像珊瑚一般错枝满身,几乎无人能敌。他有一位好兄弟,姓朱,是一个书生。这位朱前辈虽然一点武功也无,但他的爱侣却是一位极强的剑客,一位当年令江湖人闻风丧胆的女剑客。朱前辈和女剑客的结合,遭到了他长辈的反对。胡拴公受命于朱前辈的父亲,出面劝说朱前辈,其结果自然是被女剑客邀斗。两人相斗一天一夜,女剑客的剑法连绵不绝,竟无一招重复,最终胡拴公败北。胡拴公虽败犹喜,由此结识女剑客,并虚心请教。他老人家后来心中忽生明悟,闭关一年,自创了咱们这套有如行云流水的韩氏刀法。”
“韩氏刀法最大的秘密,是修习内功蕴在修炼刀法之中,如此一来,刀法每招每式自然而有内劲相附,所以,这套刀法看似行云流水、轻飘无力,其实无比刚猛狠准。胡拴公自创刀法时,因时时探索内功的相附技巧,一日脑中灵光一闪,想出了‘醍醐灌顶’的速效通脉法。后来,他应运在自己的儿子十三公身上,果然卓见成效。”
“胡拴公仅仅见到此法成效,十三公身为当事人,却十分清楚此法的后遗症,年龄愈大,后遗症愈是明显。后来,归隐到这里后,十三公着手研究破解之法,可惜毕其一生而无功。他老人家临终之前,想到自己后半生未出芒砀山一步,或许有闭门造车之嫌,便要后人出门游历试一试。但诺言的承传人是不许出山的,并且十四公这一代年纪已长,此事便着落到我这一代上来。”
“重爷爷我是十四公独子,天资也马马虎虎,所以已内定为承诺人。由于十三公的一个想法,我便被雪藏了。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十三公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对我说:‘孙儿啊,你虽不做承诺人了,但你爹照旧替你灌顶,爷爷照旧替你冠名。你就叫‘负重’,含忍辱负重之意。韩家灌顶之苦,就看你的了!’……”
韩**悟,想到重爷爷这一生被韩家许多后人误会:本来“肩负承诺人重任”,却“有负祖宗重托”,禁不住心中感动,接着又想起重爷爷先前那句“不就是别人的真气在你体内作祟么?重爷爷有法子消除它”,感动之余,又生出许多希望,终于说出了自气岔后第一句话:“重爷爷,后来……后来您出去了吗?”
韩负重见十七终于说话,心中欢喜,说道:“当然出去了!不过重爷爷遵守十四公的嘱咐,不到性命攸关之时,决不显露韩氏刀法。所以,重爷爷出门游历二十余载,仍不为江湖所知。”
韩十七问道:“重爷爷从未出过手么?”
“有两次。”韩负重似乎又被勾起了心事,叹道:“两次都在辽境,并且斗得是同一帮人。第二次我怒发冲冠,愤然出手,结果让我捕捉到一丝消除体内异气的灵感。自那之后,我赶紧赶了回来,潜心研究灌顶之苦的破解之法。”韩负重感叹一声,又道:“十七,你今后与辽敌对时,切记辽国有一个秘密帮派,专破刀法,尤其是咱们韩氏刀法。”
韩十七一怔,说道:“有这种事?”
韩负重点了点头,道:“此帮派极其隐秘,我打听了一年,连它的名称都得不到。但前后两次交手,再加上一年的捕风捉影,据我猜测,此帮派很有可能是当年咱韩家十三公刀劈辽景宗,辽人含愤组织报仇的。结果他们找不到十三公其人,不了了之,帮派却一直留传了下来。我所遇到的那些人,要不气度不凡,像极王公贵胄;要不身怀异能,比如力大无穷、身速超常等等。他们武功奇高。刀客撞上他们,无疑是自寻死路。因为他们不但武功招数是刀法的克星,就连使用的兵器,也设计得奇形怪状,可以扣掐不同的刀具。”
韩十七听到此处,很自然地想起了翎儿以及她那两把满身槽沟的弯刀。当时两人假斗,起初翎儿的刀法极似韩氏刀法,但后来打到偏僻处,她欲跟他说话,刀法一变,仅止一招,便用弯刀掐住了他的悍刀。现下想想,她那一招之巧,当真是专破刀法的妙招。想到此处,他禁不住心中冰凉:“还谈甚么报仇?那歹毒的郡主身份尊贵,只要调几个这样的高手守在身边,我去报仇的话,正如重爷爷所说:无疑是自寻死路。……还有翎儿所使的刀法,虽然快得肉眼难辨,但几乎可以肯定是正宗的韩氏刀法。难道这个因曾太公而成立的帮派,经过百多年的积累,真的摸清了韩氏刀法的精髓?”
却听重爷爷话锋一转,说到韩家的百年重诺上来:“十七,两年前那两个姑娘送还银戒指,重爷爷是疑心重重。一个百年累世承传的重诺,就由两个不知事的小姑娘来轻松交待?还有,银戒指的属主原本姓赵,怎么变成姓宋的了?重爷爷疑心归疑心,却不好当面说破,也希望籍此机会,让你出山历练历练,最好能带一腔怒恨回来,以便解去你灌顶的弊病。五天前,刘舜卿大人造访这里,带来了你的死讯。当时重爷爷好生后悔啊,连死的心都有了。哪知过了两日,一人送信来此,说你伤倒在虞城郊北的一山脚处。我是喜出望外,不管真假,连夜赶了过去,没想到真的是你!”说到此处,他的双眼蒙上一层雾气,叹道:“唉,不管如何,银戒指已归还韩家,这一个欠下数代的诺言,算是完结了。十七你也平平安安回来,并且带着滔天怒恨。这也算是双喜临门吧!”
韩十七心中苦笑:“我的怒恨,来自于先生之死。这也能叫喜事?”想归想,他当然不会与重爷爷争辩,拂了他老人家的舔犊之情。问道:“重爷爷,是谁送信给您的?”
韩负重道:“那位送信人是虞城人氏,姓陈,叫陈二。他也是受人所托。”韩十七问:“受谁所托?”韩负重笑道:“我正想问你呢。是一个姑娘家。陈二说,那姑娘很匆忙,给了他一点钱,就说送个口信到芒砀山山南的韩家村,连具体送给谁都没有说。十七,这姑娘是谁?人家算是救你一命,咱们得好好感谢人家。”
韩十七见重爷爷笑得颇有深意,忙辩道:“我也不知她是谁。”韩负重道:“十七啊,你也别害羞。你连自己住在哪里都告诉人家了,岂能不知她是谁?!”韩十七一怔,心道:“是啊,她怎么知道我家住哪里?”他心中的这个“她”,自然是翎儿。韩负重见十七发怔,笑了笑,不再追问。他本是一个木讷的人,不善说笑,出于长辈关心小辈成家立业的天性,才有此一问,既然韩十七暂不想说,也不为难。
韩十七忽然想起一事,问道:“银戒指的属主原本姓赵?”伴随着诺言,曾太公还留下了一句诗:“八王浴火重生我,我当世代报八王。”后来宋氏姐妹找上门来。在随行去真定府的途中,他闲暇时曾想过:百年前宋朝开国时,何曾有一个姓宋的王爷?当时他尚以为自己见识浅薄,便没去深究。如果银戒指的属主原本姓赵,那么疑问迎刃而解。“赵”乃国姓,宋朝开国时,皇族的赵姓王爷,没有一百个,起码也有几十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