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2 / 2)
        半月后的一天,风和日丽。韩十七躺在盈虚室的竹地上,一边听腊八诵诗,一边默导真气,运功疗伤。他身子尚虚,不敢运功太切,只盼爷爷的真气也如爷爷一般疼他,被他早日消融。真气刚行完一周天,门口倩影一闪,小诃捧着厚厚一叠宣纸进来。腊八诵诗更加卖力:“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韩十七早就察出其中奥秘:小诃似有督促腊八读书之责,以腊八的机灵,此时突然卖力便不足为奇了。

        小诃将宣纸捧到韩十七眼前,臻首微点,似说:“送你的。”韩十七陡然想起半月之前与小诃的那次树枝对话,自己曾说“买不起纸墨”,盯着厚厚的宣纸,霎那间十分感动。抬头望去,碰上小诃微笑而又拘谨的眼神,耳边腊八正好诵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韩十七的心中,顿时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腊八很不识趣,他用一句诗营造了一种绝妙的氛围,两位受益者尚未全然受益,随即被他破坏,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诃,你拿纸墨进来干嘛?”他有点担心姐姐要考他甚么,但又不像,否则姐姐为何将纸墨递给义哥?“不至于我念书义哥考罢,天下哪有此等美事!”腊八企盼地想,又想:“难道小诃也教他读书?不管如何,入门有先后,他得叫我‘师哥’。”小诃将宣纸放在韩十七身边,给腊八打了几个手势。腊八恍悟:“原来是给义哥练字的。”

        不多时,两个仆人抬着一具矮几入内,置妥后去了。腊八精神一振,抢上前去,趴在案几边磨墨,同时拿起毛笔,递给韩十七,兴冲冲地道:“义哥,你练、你练,我还从未见过你的字呢。”韩十七看着案上珍贵的宣纸,暗想用它练字未免可惜,接过毛笔,心中大为踌躇。小诃另拿起一支笔,蘸墨写道:“不可惜,练完再托平师叔买。”韩十七脸上一红,寻思:“她怎就能猜中我的心思。”

        小诃和腊八万万料想不到的是,韩十七的字速太快了。一盏茶功夫,他便草就了十八张宣纸。他搁罢毛笔,甩了甩手,见小诃姐弟瞪大眼睛看着自己,不好意思地道:“我……我写得不好,而且手臂没恢复,写得慢吞吞的。”腊八忙道:“不不不,义哥,你写得太棒了,虽然我不大认得,但你是我见过的写得最快的一个。”说罢便蹲下数剩余的宣纸。

        此时,忽然一阵穿堂风吹过,“呼啦啦”声响,那些写毕的宣纸因摊在地上晾墨,被吹得满室飞舞,几张飘出门外。三人正在室内抓捉宣纸,只听外面一老者赞道:“唔,不错,好一副漂亮的书法!”韩十七到白燕溪大半年,除了自己外,尚未见第二个外人到访。当下三人忙走到门口观望,但见水潭岸边上来四人。韩十七只认得最后一位,正是袁妙手的大弟子——顾远志。靠前的是一位老者,鬓角灰白,正在瞧自己的字迹。左右各有一位中年人,一个肥胖,一个清瘦,皆伸头同观字迹。三人衣着光鲜,气质雍容尔雅。

        胖中年人道:“得涪翁称赞,何其荣焉!远志兄,此乃谷中何人所书?”顾远志上前瞧了瞧字,谦然道:“回知府大人,这并非我谷中之人所书。”胖中年人哦了一声,诧异道:“莫非谷中另有高人来访?”老者喜道:“此书法虽有瑕疵,但为练笔之作,故仍称得上上品。老夫甫登白燕溪,即天降此书,实在喜人。此位朋友,定要见一见。”韩十七听到“瑕疵”二字,心中一动,直想上前请教,但这三人贵气逼人,胖中年人更是“知府大人”,却又阻了他的欲望。

        这时,袁妙手迎出,笑道:“涪翁、何大人,哦,还有这位贵人,三位大驾光临,老朽未能远迎,十分惭愧。”何知府拱手道:“哪里哪里,何某擅携二位大人搅扰妙手清幽,尚望见谅则个!”又介绍瘦中年人道:“此乃河阳知府邢大人。路经沅州,得知涪翁和下官拜访白燕溪,故一同前来。”邢知府拱手道:“邢某久慕妙手……”话尚未完,涪翁上前拉着袁妙手手臂,说道:“妙手,你瞧,这字为何人所书?带黄某见识见识。”他在袁妙手面前,不敢自居“老夫”,抢白邢知府,却是一点也不给人家情面。邢知府讪讪地笑一笑,退了回去。

        袁妙手朝盈虚室望来,恰巧看见三人立在门口。小诃急拉腊八躲了进去。袁妙手道:“小友,这字可是你所写?”韩十七见问,走了上去,红着脸道:“是的。”那涪翁和两位知府俱是一怔,实不信那副行草竟是眼前这位乡下少年所书。涪翁首先回过神来,赞道:“好,好,后生可畏,孺子可教也!老夫姓黄,名庭坚,字鲁直。小友如何称呼?”韩十七道:“在下姓韩,名……”忽想起小诃他们皆称他“韩义”,此时他宣称“十七”,未免让他们不高兴,续道:“……名义。”

        众人见他闻了黄庭坚之名,面色如常,暗暗称奇,决计想不到他写得一手好字,竟连当代书法大家的名头都没听过。哪知黄庭坚十分高兴,他大半生听惯赞誉之辞,见惯敬仰之色,早已厌倦了,笑持韩十七之手道:“韩义,你书法气势恢宏,跃然纸上,深得书法之韵味矣!”韩十七忙道:“尚请黄前辈指点不足。”

        何、邢二知府听他口称黄庭坚为“前辈”,极具江湖气息,皆脸现鄙夷之色。袁妙手与他相处日久,知他见识浅陋,怕他出糗,招呼道:“涪翁,门外说话,非待客之道。老朽已嘱人备上好茶,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黄庭坚嗜茶是出了名的,更以“分宁一茶客”自居,“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正是他以茶戒酒的自嘲诗。何、邢两位知府大人听得这等风雅之诗,不禁哈哈大笑。

        黄庭坚果然眼睛一亮,笑道:“两年前拜访妙手,得尝‘黄翎毛’,回味无穷,追思迄今。今日又有哪般极品?”袁妙手笑道:“白鹤翎。”黄翎毛和白鹤翎皆为君山银针茶的雅称。黄庭坚微微一愕,随即与众人大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