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
牛车进入城里,但见城里房舍连瓦接橼,绿树点缀。转了两条街道,到了城南沅水街,便见街中一家店铺前围着老大一堆人。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惊叹声。腊八站在牛车上,探头朝里望。只见一个葛衣青年立在中间,一手倒提一个孩童,一手拍其背脊。那孩童脸色灰青,似已死去多时。青年缓重有序地拍了十几下,孩童身子微微扭动,观者又是一阵惊叹。青年将孩童高高提起,伸手拿住他嘴角的一根线,轻轻拉扯。腊八不知他在拉甚么,但见其他观者俱凝神屏气,神色十分紧张。
葛衣青年突然停止拉动,用食指扣进孩童嘴里,掏出两块贴在一起的物什,抛在地上,在其胸口按摩两下。孩童“咳咳”两声,竟活了过来,观者无不欢呼高赞,齐喊“平神医”。一对眼睛红肿的夫妇跪地拜谢,头磕得出了血。葛衣青年笑着扶起夫妇,要他俩进店开药。人群围着葛衣青年,交口相赞,一时不肯离去。葛衣青年拱手高声道:“各位乡亲父老,这位小童误食生铁,致以假死,平某以磁石入腹吸之,不足为奇。大家还是散了吧,莫阻了行人。”
人群聚了许久,这才散去。腊八欢叫:“平师叔——”葛衣青年循声望来,喜道:“哎哟,腊八回来了!”两人说话十分响亮,惹得散去的人群纷纷侧目。忽听一人惊喜喊道:“小诃姑娘终于回来啦!”霎那间,人们尖声欢呼,迅速折回,年轻子弟更是奋勇争先。街道两旁正在叫卖的摊主铺主,莫不抛下手中活计,不顾一切地涌了过来。一个年轻人一面猛跑,顺手操起摊边一根擀面杖,奋力朝自己左臂砸去,然后高举断臂道:“小诃姑娘、小诃姑娘,我的手臂断了,帮我治一治。”
人群将牛车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片刻之前尚受人崇敬的葛衣青年,此刻被踉踉跄跄地推拨到一边。他苦笑一声,大生世态炎凉之慨。时达和燕水瓜福四叔见人群来势凶猛,心中惶急,各横锄头拦在车边,以防挤伤小诃姐弟二人。时达想起城外对付三书生之策,朗声道:“各位、各位,这位姑娘不叫‘小诃’!你们瞧仔细些,别弄错了。”此时虽人多嘴杂,但怎难得住农门长者。时达的声音送入每人的耳中,众人俱是一震。
大家皆知小诃和腊八是姐弟,见到了腊八,那么其身边的姑娘自是小诃。听了时达的话语,这才细看坐在牛车上的低头姑娘,闹声渐渐静了下来,半晌有人低声道:“真的不是!她长得一点儿也不标致。”“如果跟小诃姑娘相比,她简直是牛粪。”“是啊!见了小诃一面,我试着三天三夜不吃不睡,依然精神抖擞。见了她,我觉得好困!”……断臂的年轻人挤到近前,细细打量一番,又瞧了瞧自己的断臂,哭丧着脸道:“她……她是谁?”
时达道:“她——她是车上这位病人的丫鬟。”心道:“这段时日来,小诃服侍韩义,与丫鬟无异,倒是实至名归。”围观的众人十分无趣,惆怅地散去。断臂年轻人来到葛衣青年面前,说道:“只能……只能麻烦平神医了。”葛衣青年摇了摇头,暗想:“小诃一来,‘回春堂’的生意又要愈加兴隆了!”
旁边的店铺前站着一对年长的男女。男的年约五旬,身子略胖,鬓角灰白,显得雍容不迫;女的年约四旬,身形细瘦,脸现皱纹,但风韵犹存。两人微笑地望着腊八一干人等。时达心道:“莫非他便是袁老爷子?”又觉得不像。幸喜腊八叫人最为勤快,扑了过去,叫道:“顾师伯!孟师伯!”男的摸摸腊八的头,笑着对时达拱手道:“老朽姓顾,学名远志。这位是贱内,姓孟。”又指着葛衣青年道:“师弟姓平,学名秋石。”葛衣青年忙拱手道:“给诸位请好!”
顾远志与其妻孟女贞在武林中是大有名气的,人称“圣医侠侣”。时达等人急忙还礼,各自报家门。顾远志笑道:“原来是农门樵长者和四大神锄,真是稀客。请——”作个请手势,迎农门朋友入内。时达这才稍微打量店铺,但见此铺有四扇门,显得较为宽敞,门上有一块牌匾,刻着“回春堂”三字。平秋石看着韩十七道:“这位朋友面色苍白,神虚气弱,不知得了甚么病?”
腊八抢着道:“他叫‘韩义’,是我和小……”他突然机灵地瞅了瞅街上的行人,低声道:“……小诃从山上捡回来的,断了许多骨头,血都快流干了,好可怕的哟。”平秋石点了点头,也低声道:“小诃医术见长了。”众人听他二人低声说话,在自家门口,却有如做贼一般,均觉好笑,不约而同地朝小诃望去。小诃目含羞色,急急地跑入药店内间。
**********
韩十七被瓜福二叔抬入一个小房间,之后许久不见其他人影,只听外堂人声鼎沸,想是此药店生意甚佳。晚饭时分,平秋石走了进来,小诃端着一碗粥,跟在后面。平秋石为他探了脉象,坐着冥思好半晌,便怔怔地出去了。小诃坐过来喂粥。韩十七不自觉地盯着她的脸庞,盼能印证今日的奇闻,但除了面无表情外,瞧不出半点蛛丝马迹,心中竟生出一丝安慰:“若她当真美得如此轰动,我可不敢吃她喂的粥。”他全然没想到这般盯着姑娘家看,大为不妥。小诃低着头,仓促喂了粥,慌慌张张地走了。
掌灯时分,顾远志入内,把脉后端详他片刻,笑问:“小兄弟,你习过武?”韩十七点了点头。顾远志又问:“修炼过内功?”韩十七又点头。顾远志道:“这就是了。你此次受的内外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脉络诸处,潜伏了好几年的暗伤,一并激发了出来。”韩十七睁大眼睛瞧着他。顾远志一怔,问道:“你自己清楚?”韩十七点了点头,期期艾艾地道:“我……我知自己经脉有暗伤,但……但不知跟这次受伤有关。”顾远志嗯了一声,说道:“小诃医术虽好,但尚没看出病之根源,治标不治本,故以医了近半年,仍无多大进展。”韩十七听他言语深中肯綮,心中一喜,道:“顾神医是她的师伯,医术自然更加高明。”顾远志笑道:“你放心!”便不再言,心中却叹道:“你经脉暗伤乃内功所酿,即便以药石攻治,仍是治标不治本之法矣!”临出门,顾远志回头道:“小兄弟,你的伤病非一日能治,此处非疗伤之地,明日送你去白燕溪。”韩十七突然想起一件很俗的事,红着脸道:“顾神医,我、我没……没几两银子。”顾远志先是愕然,然后呵呵一笑,觉得这小朋友煞是可爱,说道:“我回天门治病救人,除了邻里乡亲之外,确有三不治:一不治无善举之人;二不治无引荐之人;三不治无钱财之人。你早经小诃医治,不在此例。”
第二日,韩十七被抬上牛车,与平秋石一干人等来到城南的江边。沿途平秋石解说:此处乃酉水与沅水合流,江对面的山脉为凤凰山,山上有凤凰寺,风景甚美,值得一观。往江上游不远,有一条小溪。回春堂伙计早在溪边备了一只木筏。将韩十七移到筏上,时达和燕水瓜福四叔与大伙道别。小诃姐弟泪流满面,腊八更是又哭又喊,抱着几人不放。时达蹲到韩十七身边,握着他的手道:“韩兄弟,盼你早日康复!”韩十七用力点了点头,想起一路上诸人对己照顾有加,犹如亲人一般,禁不住眼眶也湿润了。
时达等人走后,平秋石权充艄公,木筏溯溪而上。这小溪谷里生长芷草,或生根在悬崖罅隙间,或蔓延到松树枝桠上,长叶飘拂,花朵下垂成一长串,风致楚楚。平秋石随意伸手摘花,顷刻就成一束,递给腊八。腊八觉得有趣,渐渐忘了与达哥哥及四位叔分别的悲伤,也动手采摘,送给韩十七和小诃每人一束。此花清香淡远,闻之心旷神怡。
木筏划到一处溪谷边,平秋石把舵一转,木筏冲入草藤中,竟出现一条岔水道。此岔水道长满草藤荆棘,若不留神,很难发现。木筏慢悠悠地行了半个时辰,渐入深山之中。最终到了一池水潭,此处山清水秀。潭边结有一排草屋,大概有十来间房,皆以竹木所筑。草屋边有一个大大的篱笆园子,里面种满诸般花草。
两个仆人正在园中干活,见有来人,过来拴住木筏,抬上韩十七。腊八尚未上岸,便大声叫喊:“外公、外公、外公——”一间草屋里走出一位面容清瘦、须发皆白的老头。这老头眉开眼笑,敞开双臂,抱起扑过来的腊八,呵呵笑道:“哎呀,我的孙儿又长大了!”他年纪大了,爱孙心切,此时才留意到仆人抬着的韩十七,皱眉道:“秋石,怎么将病人带到此处来了?”腊八摸着他的白须道:“外公,不关平师叔的事。这病人是小诃救的。顾师伯说,放到这里疗伤好一些。”
这老头正是回天门的掌门袁妙手。他哦了一声,问道:“秋石,甚么病让远志和女贞也有所顾忌,送到白燕溪来了?”平秋石恭谨道:“禀师父,此人奇经八脉俱有损伤,尤以任督二脉为甚。师兄、师姐二位照看着回春堂,分身乏术。”袁妙手面带奇色,道:“瞧他年纪轻轻,便有这等‘际遇’?!知道为何所伤么?”平秋石道:“详情不知。估摸是修习内功过猛,遗下后患。此次遭受重创,被激发了出来。”腊八道:“义哥当时血流干了,小诃花费了几个月才救活过来。平师叔夸她医术见长呢。”袁妙手点了点头:“嗯,抬他去‘盈虚室’吧。”
韩十七被安置在一间满是药草之气的竹屋里。屋里无床无椅,地面黄竹光溜溜的,想必坐卧均在地上。过了不久,外面声响,只听袁妙手道:“小诃、腊八,别扯,别扯!外公就这么一件像样的衣裳,扯烂了可惜。这等小病小疾,怎要劳驾你外公出手?小诃,你慢慢治罢。”腊八撒娇道:“义哥躺了大半年,怪可怜的。再不治好,会生锈的。”袁妙手道:“你小小年纪,知道甚么生锈不生锈?定是小诃教你的。怪哉,那少年人与你们非亲非故,为何这般焦急?”腊八神气地道:“咱们农门中人,以侠义为先,不像你们回天门,见死不救。”袁妙手笑骂:“好小子,你是回天门的外孙,也算回天门的人。”腊八道:“你现下去瞧瞧义哥,我就是回天门的人。”
说话间,袁妙手已被小诃姐弟拉进竹屋。平秋石低头跟在后面,见往日里敬畏的师尊被两个孙儿弄得毫无脾气,暗暗好笑,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袁妙手拗不过爱孙,既进了屋,只得道:“他面白神倦,乃内虚血少,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疗法以补养为宜,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相得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扶正祛邪,又有何难?至于经脉损伤,武林中内伤者甚多,难道我们治愈的还少么?这般伤病,岂有难易之分,只有轻重不同罢了。”边说跪坐在韩十七一旁。小诃忙在外公身侧摆上医药用具。平秋石和腊八跪坐在另一边。袁妙手捋了捋须,伸手按住韩十七颈上脉搏,孰知按了片刻,禁不住轻咦一声,再凝神搭脉,不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怪哉!怪哉!……”其他几人均不知他怪哉甚么,只是诧异地望着他。
袁妙手口中念着“怪哉”,神情木然,似已陷入沉思。过了半晌,他忽然微微颔首,仿佛想通了甚么,望着韩十七道:“小友,你内力十分强劲,必是一位难得的少年高手?”韩十七脸上发讪,默不作声。腊八稀奇地望着韩十七:“义哥是高手?!有达哥哥高么?”平秋石道:“腊八,别打岔!韩兄弟,你须得有问必答,我师父方能对症用医。”韩十七小声道:“嗯,我……我的身手还……还算可以。”
袁妙手道:“你的病症难就难在你的内功上。你的内力愈强,这个病便愈难治。你可有全身失去知觉之时?”韩十七缓缓摇头,又回想片刻,忽然道:“最近一次打斗,双脚有失去知觉之时。我……我以为是受了重击之故。”袁妙手道:“那是你功力尚未使到极致。若你毕尽全力,可就危险了。”韩十七突然脸色惨白,颤声道:“是不是痛得在地上打滚,恨不得一头撞死?”
众人一怔。袁妙手道:“起始时全身失去知觉,且一次比一次时间长,后来经脉俱裂,再后来经脉寸断,糟糕的是诸般症状,皆在头脑清醒之下发作。那种痛苦,也只有死了才舒服啊!”他说到后来,忍不住叹息一声。韩十七目中含泪,双唇发抖,说道:“我爷爷……就……就是这么死的。他死后……反而显得很安详。”
袁妙手怜悯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小友,老朽察觉你体内有两股真气,一股大而强,弥漫全身,必是你自己的;一股小而精,滞留在经脉几处要穴上,却是谁的?”韩十七含泪道:“是我爷爷的。”袁妙手点头道:“嗯,你这两股真气性质相同,故不如何排斥,但非尔之物,据之必危。你一日不消融它,便一日有性命之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