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后梁所谋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后梁所谋 (2 / 2)
        文官有官阶和品级,实职是在朝任官才会有。例如:宋大爷的身份,是永定候府的候爷,又在门下省任职,候爷是自己的品阶,门下省任的职位则是实职,永定候是官阶属正三品,奉禄上:有实职的职务补贴再加上正三品相应的职钱。

        宦官方面:大晋也有专门管理宦官的:“内监省”,升职最高只能到正三品供奉官,总人数严格控制在100以内。如果想担任实际官职必须将人事关系转到尚书省下辖的吏部,按照正常官员的制度管理,再不能身兼皇家内监,严范宦官弄权。

        军权方面:设有专管兵符、军内升迁和人员调遣的枢密院;由皇帝直接管辖。

        掌管军队却没有委派将领和调动兵马权力的三衙统管三军,一半以上军力驻守京城称之为殿前军、驻守地方的称之为厢军,各蕃王统领的兵力称之为蕃军,三者并立统称三衙,无从属关系,三衙的最高统领衙司都是归皇帝直接领导。

        其中殿前军包含殿前司,专管宫城之内的守军,却直属于皇帝。

        而类似五城兵马司这样的机构手下的兵力称之为土军,这部分只用于维护治安,类似于**,直属于地方政府。

        这样的军政设置,有效的保持了军权的高度集中,有助国家稳定。

        武将有自己的官阶和品级,类似于现在的“上校”军衔,而实职就是在军中任职时才会有,赋闲在家的只有官阶和品级。例如:望舒的从五品游骑将军就是官阶,辞官后在军中就没有了职位,官阶依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存在。

        地方政务:分为军或路、府、县三级。有盐有铁、边境、要塞等地方需大量的兵马驻扎的区域,称之为军,驻守军队是厢军。

        其它地方驻军较少,军队只归三衙统一管理,不受地方官府管辖。

        驻军将领三年一换,驻军亦是三年一调防,所以想要官军勾结来个自立为王什么的,很难。

        各郡、县有自己的衙差专司治安,也就是相当于**叔叔,但是人数较少,也没有三军的战力强。

        各级地方官员同级设有两名官员,例如府级官员:设一名专管事务的知州,再设一名通判直属尚书省,作为知州的副手亦是朝庭直管的监察,互相牵制,上表文件必有二人同时属名才有效,上奏文件到各大府,府一级的有权限的直接回复处理,没有的就将上呈尚书省等待回复。

        蕃王问题:大晋吸取了前朝蕃王割据的经验教训,只因政治形势所迫保留了三个蕃王,并且也通过朝政上的手段,大大的限制了蕃王的权力。

        所以,从官制上就可以看出,大晋的这种制度方式很好、弊端少。但是缺点就是不如前大梁以及现在的后梁一样,那种皇家一言堂动起来的更快速,更有针对性,也无人敢太置疑什么。

        大晋却不能因为这一点怀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