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二) (1 / 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二) (1 / 18)
        第二章黄帝蚩尤(5000年前)

        有一种文明“西来说”:五千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一支,由于过腻了发达的生活,就带着他们先进的青铜技术、楔型文字、轮子和麦子,离开两河流域,跨过沙漠,向东来到我国西部的黄土高坡,启动了我国距今五千年前的铜石并用时代。证据如下:

        第一就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器物,是五千年前集中出现在西部甘肃地区。黄金、白银装饰物,四千年前最早出现于西部甘肃。

        第二,中国的麦子也是五千年前从西部新疆、甘肃地区先有的(甘肃天水还有个麦积山)。麦子从西向东传播,怀疑是苏美尔人送来的,并且慢慢压倒了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小米,终于在汉朝以后,苏美尔人发明的麦子成为中国北方最流行的食品。

        第三,汉字比较接近苏美尔人的楔型文字,都是以笔划表意,以单音节为主,难道是从楔型文字演化来的?

        第四,西部的中国古人在死后,躺在棺材里面,都习惯头朝西(别处都是头朝东),把西方认做神圣,是文明开化之源。

        不管这个说法能否成立,中国的文明确实是西部比较早熟,“史前三皇”伏羲女娲神农都是诞生在西部。西部成为华夏族的诞生地。继史前三皇以后,华夏族的第二批领袖就是黄帝。

        黄帝是什么时候在哪儿诞生的呢?

        如果谁能回答的出这个提问,我宁愿给他一百块奖金。可事实上是,早在两千年前的司马迁时代,就已经搞不清黄帝的**了。司马迁特意向东跑到大海,向西跑到空桐,北过涿鹿,南到江淮,向各地的白胡子老爷爷打听黄帝的下落。结果四方各地的老头子们都发誓,黄帝就是他们自家这一带的,就跟现在地人到处附会一个孙悟空的花果山景点一样。司马迁只好悻悻而归,捡了一些好听的话(雅言),对付着给黄帝写了个小传,到底也没说黄帝是哪儿的人,什么时候的人。整个传作得更像一篇神话故事。

        根据司马迁及其他神话历史作家,大约是在五千年前一个普通的凌晨四点钟,黄帝出场了。

        当时夜色完整而且深沉,星星无言地闪烁,世界一片和睦,不提任何要求。一个叫“附宝”的女孩,正在黄土高原北部安稳地睡觉,没招谁也没惹谁,又安稳的醒来。她有点好奇,就抬头看了看天,这一看不要紧,她那沉默的美丽,被一道嗤拉拉的闪电照亮,蛇形的仿佛把天空撕出一个大口子的闪电,缠绕着北斗七星,整个照亮了郊野。

        附宝感觉很恐惧,屋子里的器皿都暗暗地发出红光来,轻微的还有咝咝的响声,附宝的感受就像你在荒野里见了飞碟。也许有什么东西化成了一股烟,当附宝合上眼,香甜睡去的时候,那个什么东西还似乎替她关了门。可怜的附宝,清晨被叫醒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不仅仅是她了——怀孕有孩子了。

        这一次的怀孕为期很长,好像比别人长了两倍半,到了第二十五个月的头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家伙——黄帝出生了。由于在妈妈肚子里多呆了十五个月,期间已经学会了说话,所以黄帝刚生下来,就已经能说会道并且认识当时所有的初级文字。这个孩子长得很像领导干部,一幅龙颜,浑身散发着圣德,家里的鸡呀狗啊都怕他。风雨雷电这些气象诸神也怕他,黄帝一说,天怎么这么热啊,该刮点凉风就好了。于是立刻就会刮起凉风。说下雨也是一样。很多情况下,吃饭的勺子拿到他手里就会熔化,他看着一个瓦罐,那个瓦罐就会爆炸,他盯着某一个人,那个人肯定就要栽跤。村里的人都怕够了这个小孩。

        功力伴随着他的年龄而增加,他在二十出头的时候已经可以随意驱使虎、豹、熊、罴(更别说人了)。很多老虎生了孩子,都要领着到他这里报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