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中)(7) (1 / 3)
第六十二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中)(7)
饥饿年代出贼佬
在那“三年困难时期”的饥荒年代,凤山当地的农民,每天一般只有二两到四两米吃(十六两一斤)。于是,只能另外得靠吃野菜、南瓜花、番薯叶、杂粮……才能熬过来。
所有这些,可能都曾经起过大用场。但是,在到了真正的困难时期,这些食物它们所起的作用,恐怕还不是最主要的了……
我曾经看到过,有些社员实在是饿怕了。于是,便私下去偷大队鱼塘里的鱼虾。生产队坡地中所种植的番薯、甘蔗、花生、芭蕉之类等进行充饥。因此,这种“小偷小摸”的行为,就在当年的广大农村中,算得上是一种极为平常和普遍之事。
有一次,我曾经听杨兆芳队长和我说过,每逢到了秋季,大队干部常常半夜三更便深入到各个生产队里,进行突击检查巡视。于是,她也常常都去参加这种突击检查。
下面,就是她和我曾经说过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三个检查组深夜巡视完了各个生产队回到大队部,支书刘继杰压低声音对大家说了一件使人失笑的事情:
当他们路过龙湾径村九队的番薯地,突然听见地里有动静,就大喝一声:
“谁?出来!”
此时,只听有一个人,顿时之间,便发出一阵哭求声:
“支书,是我……”
支书上前一看,啊,原来他正是龙湾径村上的老贫农老刘二伯。他还是1951年土地改革的时候,就参加了党的老党员。现在还是一个老光棍,他被群众认为是最为老实可靠的人了,从来都不会占公家的半点便宜。
这天晚上,到地里偷挖队里番薯的他,竟然当场被支书发现了。于是,吓得他只好哀求支书不要外传。要不然的话,他的老脸往那放啊!
此时,支书只好轻声地对他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