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天子一怒 (2 / 3)
“苏杭一带的大户人家有个共同点,你知道吗?”怀恩笑道:“几乎家家都有纺织工场,生产的棉布、丝绸,每天都能生产出成千上万匹,这些罗绸缎,绫布巾毯生产出来,卖到哪里去了?”
杨明心中如惊涛骇浪一般,他知道北方连年大旱,百姓吃饭都困难,根本消费不起这么多又好又贵的东西,所以唯一的外销途径,就只有销往海外一条路了。
而大明朝的海禁虽然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毕竟是非法的,明着搞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必须通过那些走私海商进行贸易……而在这个海防废弛的年代,海商们基本上就是有买卖时跑海运,闲下来就当强盗,本身便可与倭寇等同视之。
当然,如果没有官府睁一眼闭一眼,恐怕是不可能演变成如此大规模的全民走私的。
大户,海商,倭寇,浙直闽官府,甚至还有上百万的织工,这一切的一切,组成一张异常恐怖的大网,难怪北方朝廷对它屡战屡败呢,原来症结在这里!解决了海禁的问题,才能解决东南的问题。
杨明自嘲的笑笑道:“现在的倭情之所以还能控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的倭寇专注于大搞走私……据我所知,大明、南洋和日本的黄金三角航线,其每年产生的利润吗,远远高于我大明的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如此暴利,皆因为垄断二字。”
“一旦我们开了海禁,不少的富商大贾肯定是要加入进来的,届时咱们大明的税收必然能再度上涨不知多少。”
杨明道:“试想如果不开海禁,到时候千里海疆无一净土,朝廷会怎么办?”
“自然是加大海禁力度。”怀恩沉声道:“若是真到了那时,就是太祖爷再世,也救不了大明朝了。”
“确实如此。”杨明沉声道:“所以我们先把倭寇打服了,让他们抢劫不得也走私不得,所以我们此次开阜才会事半功倍。”
怀恩苦笑问道:“这些家伙战力彪悍,来去如风,大部队逮不着,小部队打不过,实在让人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啊。”
杨明道:“咱们有优势,只要要倭寇劫掠不成,一切问题能迎刃而解,幸好有王恕侍郎的抗倭之法,才促成了倭寇服软。”
“若是没有杨镇抚宁波首战告捷,想必抗倭士气也不会高涨起来……”怀恩微微笑道。
“公公过奖了!”杨明道:“倭对于倭寇,智取更胜强攻,如今咱们已经将开阜事宜准备妥当,如今得回去向皇上复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