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天子一怒 (1 / 3)
怀恩眯着眼睛,一言不发,脸色当中显露出满意之色,杨明唇枪舌剑之下竟然说得一群穷凶极恶之人哑口无言,当然,这是鉴于王恕推行的抗倭之法在东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此,就令得倭寇无从下手,这才有了谈判的基础。
太祖之后,成祖曾经开过海禁,且派郑和下西洋,大明这才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后来的皇帝却是强行申严海禁,关闭了广州市舶司之外的所有港口,禁止海民出海;销毁违禁大船;禁止私自贸易。将太祖那套又搬了出来见海禁。
只是事易时移,成化皇帝不是敢杀尽天下官的洪武大帝,大明也不再立国期,需要休养生的大明。而是经过多年较安定的发展,极大富裕起来的大明……当然只是长江以南两淮山东和京师。
这些地方的富庶,需要有海外的奢侈品来体现;已经形成的浙闽海商集团,也需要海外贸易的巨额利润来维持;那些西洋商人也不可能放弃大明这个世界上最的市场。所以海禁这一举措,注定是要遭到激烈反弹的。
恰逢此时日本处于乱国时代,许多打了败仗在国内混不下去的鬼子。按照从大明立国时代代相传的传统,跑到大明来当海盗。于是便如滚了个肮脏地雪球一般,许多因禁海生计艰难大海商,因禁海而破产回不了国的商人,纷纷加入海盗队伍,成为势浩大地倭寇――其总规模已经达到了上千艘船,七万人之多。
事实上,十之七八的倭寇都是“假倭”是投倭通倭的明国人,除了一部分原来便是海盗的。大部是无法经商的商和依附海商的流民。这些人一方面疯狂的掠夺杀戮报复社会。另一方面则与继续走私的闽浙海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者相互勾结,展开大规模走私。海岸线这么长。声东击西里应外合让你禁不能禁;你不准贸易,便公开抢掠,抢了便跑。海上风高浪急,你又能奈我何?边事失策,国势衰微。权奸掣肘,赂贿公行,终于酿成了这场“倭寇乱江南”的严重边患。
就这样,大源义满和杨明签署了开阜协约,大明相处倭国出口丝绸,茶叶,等物,这些物资在倭国可是抢手得紧,价值较之于国内翻了数百倍。
倭国则向大明输送铜矿,银矿,日本的金属资源丰富,但是他们的冶炼技术极差,所以可以出口给大明,以换丝绸等物,另外倭刀也是极其受欢迎的物品之一。
在商议完这些细节之后,这才开始了所谓的国宴,只能皇上派来具体的人手,成立一个专项的部门管理税收,监察即可,这个部门叫做市舶司!
一切准备就绪,杨明和怀恩无心逗留,启程准备回苏州了,在大大的帆船之上,怀恩对着杨明道,“杨镇抚,知道为何此次这件事没有受到东南富商的阻拦吗,这群富商可是手眼通天,具杂家所知,他们的关系已经在朝堂之上形成了一张足够庞大的网。”
“这是因为开阜对他们有益无害罢。”
“镇抚所言不错,因为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大户,跟倭寇有联系。”怀恩抬起头来道:“只能告诉你,一点联系都没有的……不多。”
杨明错愕道:“不至于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