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晨昏安好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晨昏安好 (1 / 2)
        第十七章晨昏安好

        楚忠义快步往回走,想到自己写字赚了些钱,回去好跟赵老汉交代,心里欢喜。他做事小心,绝不把自己有钱这事让别人知道,因为他自己最有生活经验:自己娘家,若不是大张旗鼓盖大院子,铺张排场办喜事,断不会招来土匪抢劫;旧县的王先生,若不是家里藏宝露了财,也不会送了一家人性命,所以,他随时都装成一个没钱人的样子,在外面吃饭吃最便宜的,买东西也不买贵的,现在,也不想让赵老汉知道他的箱子里有钱。

        出来一个上午,他有点担心楚囚,走得就更快些,出了长街,没走多少步,就到了赵老汉的家,到家看到楚囚正坐在那个草墩子上,趴在自己家的藤条箱子上,嘴里念念有词背着诗句,一只小手抓住箱子的拉手,一只小手揣在腰里(那里有他的小刀),直到楚忠义走进屋里,他才站起来。

        楚忠义欢喜地告诉赵老汉,他自己在街头帮人家写字,赚了几十文钱,买了这些东西,然后就把帽子和楚囚的鞋拿出来,让他们试穿。

        赵老汉戴上他的新帽子,一股暖流从头流到脚,他已经多年没有人来关怀过了。现在这个陌生的男人这样关怀他,他感动的老泪留下来,他自己家徒四壁,完全不担心这人贪图他什么,看到买回来的米和菜,更是激动。

        楚忠义要老汉去厨房做午饭,叫楚囚在门口玩,自己则打开箱子,解开包袱皮子,将成锭的银子取出来,用包袱皮子包好,最外面放了一本楚怀平送他的《本草纲目》的书,系到腰上,跟赵老汉说:“趁着现在街上还有人,我去看看能不能再赚几个钱,买点肉回来我们过年。”

        一路快走,到兴隆钱庄,将银子存了,换回一叠银票,夹在书里。他到肉铺的时候,伙计正要收摊,听到他要买,就说:“就要关门回家过年了,说剩下这些不卖了,留着自己家里吃到十五,可巧你来买,便宜些卖给你,今年最后一炮生意了。”

        楚忠义买了肉,回来的路上,看到还有没收摊的菜也买了一点,还给楚囚买了几只鞭炮。

        赵老汉十四年没这样过年了,自从他最小的女儿17岁时被人拐跑,生死不知之后,他从没贴过春联,也没放过鞭炮。有人劝他“你过年的时候动动响气,家里也旺一点”,他总说“我哪里还有旺的时候啊?以后的日子,吃饱了等死罢了”。没想到今年过年凭空来个儿子!吃了年夜饭,老汉高兴,带着楚囚在屋里转圈圈,嘴里说:“你就做我孙子,你爹爹就做我儿子”

        楚忠义笑着问他:“你姓赵,我姓楚,怎么做你儿子?”

        赵老汉不依不饶:“你做我女婿也行,我女儿出去十四年了,就算已经死到外面了,现在女婿带着外孙来给我养老了”,说到这里,他自己心里高兴:“囚囚来给外公养老喽”。

        楚忠义觉得这样非常合自己的心意:在这里住下,必定要有个身份,现在就说是赵老汉女婿,回来给老人养老送终。像赵老汉这样的,如果不是亲人,谁会往自己身上揽这么大的负担呢?天下还有像我这样缺个爹爹来孝顺的不成?

        大年初一,三人吃饱早饭,楚忠义让赵老汉带着,出去看看环境,他看到屋子后面不远有一条小河,河水和老汉的屋子之间有大片的野地。于是他拿了老人的斧头,到屋子后边的野地里,砍了些荆条,把院墙先拦一下,又用各种枝条,在两间房的中间扎了一点隔挡,自己在靠门的那一半打了地铺,院子的大门也修了一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大门上红红春联喜气洋洋。到下午的时候,有两个人经过他家门口,看赵老汉在门口,就问:“老赵头,你家今年怎么变样了?”

        赵老汉回答的声音也高:“我女婿回来了,我女婿带着外孙回来给我养老了,你看,这是我外孙,叫囚囚”。

        初二的时候,楚忠义就到后面小河里,用树枝扎成鱼排捉鱼,当天捉回来的鱼,三个人一天也吃不完,老人把鱼洗净腌上,用线绳子穿起来,挂到屋檐下晒起来。过了初三,楚忠义就出去街上找活干,临出门的时候,跟老汉说:“我们三个人,不挣钱不行。我去街上找找,看可能找到赚钱的活,你在家里帮我看着囚囚”。

        刚过了年,街上的人还很少,多数的店铺还没有开张,楚忠义一路走一路看,记住各种店铺的名称,看看哪里可有需要干活的人,走走问问,就走到了那天来时的渡口,今天的渡口也是冷冷清清,没有多少人。楚忠义到的时候,正有一条商船到岸,商船上装了一船外地运来的药材,药铺老板正在岸上找短工帮忙搬运,商船老板不停抱怨哪里出了什么问题,耽搁了,连过年都没赶上回家等。楚忠义正好赶上,问了一下价格,药铺老板说扛一捆到街上的药铺给三文钱,这样,连扛了大半天,扛了十五捆,来回跑了十五趟,楚忠义累得浑身酸疼。下午扛完活,到药店结账:工钱十五捆四十五文,因为大过年的,多给了五文,共计五十文钱。楚忠义拿到钱,心里高兴:要是一天挣五十文,二十天,就能挣一两银子了!他刚才扛起的药材有一种他认得,在陈庄的时候,给楚怀平记账的时候记过,一斤,二十二文钱。他就随口问药店老板:“那船给你送药材,这个要多少钱一斤?”

        药店老板告诉他:“这个要三百钱一斤,还不包括我自己卸船的费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