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李家荣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李家荣耀
  第九章t李家荣耀

  黄荡府知府李之江,乃是山东济南城外李家村人士,父亲乃当地员外,家境殷实。李之江兄弟三人,他排行最小,大哥二哥帮助父亲种地管家,他就只顾上学读书。李之江五岁破蒙,天分极高,七岁后当地的先生教不下去,建议李员外将儿子送到济南名气最大的学堂,李之江进入这个学堂不久,又成了学堂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在整个济南府也是赫赫有名。当地人们提起李家村,莫不啧啧称赞:“那李家孩子李之江,九岁考中秀才,十八岁中了举人,真是不得了,平常人中举总要三十多岁,那李家真是祖上积了福。”

  李之江年少中举,不少富人、官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在当时,一般人家男孩到了17岁上就要娶妻生子,李之江18岁又中了举人,功成名就,理应娶妻,父母多方筛选,选择那些家世好、女孩人品好长得好的准备给他娶进家来,李之江一一坚决不允,自己立下誓言:不中进士,今生绝不成家!父母看他意志坚决,也无可奈何。

  李之江发奋苦读,埋头写文章,从不为琐事干扰,22岁那年,考取第103名进士,消息传回老家,合族举行隆重的庆典,那真是光宗耀祖,李之江在京城里可算得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朝中内大臣育有两女,长女进宫封了嫔位,小女若图是内大臣晚年生育,一任骄纵,年过19岁尚未出阁,正遍寻不着合适的快婿,得知李之江22岁中了进士还尚未婚配,就将若图嫁给他。李之江此时正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真真是人生赢家!济南李家荣耀无比。

  不到一年,若图生育一个男孩,生育时阵痛三天才生出来,若图受了不少苦。那若图本就娇生惯养,经过生育的苦痛,便不愿再和李之江亲近,唯恐再怀上孩子。

  李之江正值盛年,不甘寂寞,偷偷将家里的丫鬟玉兰拖入房中,时间一久,玉兰怀孕在身,若图心里恼怒,内大臣的妻子——若图的母亲常常劝慰她:“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断不至于只有一个妻子,男人不说妻妾成群,纳三五个妾也属于正常,你生在大家,自然要有大家风范,不能随便拈酸吃醋,要是主动去和一个丫鬟侍女置气,就失了身份体面”,若图嘴里答应母亲,心里常常怀恨,虽然表面上和平相处,但处心积虑找茬虐待玉兰,玉兰不堪折磨,求李之江给她一条生路。李之江得罪不起若图,也不愿意玉兰受折辱,想了一个万全的办法。他以山东老家父母年迈无人照顾为名,使了家里门房赵四和另一个下人,着二人套上车马,送玉兰去山东老家,住在李家大院,陪自己的父母生活,他自己则以孝敬父母为名,逢年回去探望,且给足生活用度。

  玉兰本是大家丫鬟出身,服侍人是分内之事,到了山东老家,见到公婆,礼数周全,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居家生活之后,她不顾自己怀有身孕,日日勤勉,伺候公婆,李员外夫妇就加倍喜欢这个儿媳妇,两个老人当家,况且李之江身份显赫,李家大小没有人敢对她不敬,都尊称她做:“二夫人”,李之江的哥哥嫂子也倍加照顾她,几个月后,玉兰临产,顺利产下一女,玉兰书信询问李之江,李之江回信给孩子取名红婵,玉兰就带着红婵在李家过着生活。

  红婵平常多由爷爷奶奶带着,老年人,人老惜子,老两口看红婵父亲不在身边,对她是倍加呵护,任意娇惯,玉兰一个女人得不到丈夫的爱怜,住在公婆家里,平常都只听从公婆安排,也无法去干预老人的行为。红婵乃是知府李大人的女儿,身份尊贵,李家又有钱有势,在这乡村,谁敢惹她?祖父、祖母又过分偏爱,于是就恃宠而骄,做事泼皮大胆,任性妄为。平常人家的女孩到了一定的年岁,一定是裹了小脚,李员外老夫妻年老好糊弄,玉兰又根本管不了她,给她上了裹脚布,不到一天她就把布弄破,再做新的来裹,又是老样破掉,就这样,最后长成了一双大脚,在当时的环境下,正经人家都认为她是大脚丑女。红婵书读的不多,倒是喜欢骑马打猎,家人看管不严时,她就偷跑出去骑马射箭,有时跑出很远。玉兰只好嘟囔她:“红婵啊,你安生些吧,若是哪天你父亲见到你这样不好好认字,定要怪罪为娘我没管好你,你长了这双大脚,将来人家嫌弃你,怕是连婆家也难找到。”红婵嫌她啰嗦,通常也不理会,偶尔顶一句嘴:“我还不稀罕那样的婆家呢,总有那些有眼光的,看到本小姐的与众不同。”

  再说李之江的妻子若图,经过这一次丈夫偷腥的教训,也不敢再将李之江往卧室外面撵了,夫妻二人看起来恩爱有加,内大臣看着心里喜欢。内大臣心想:“若是女婿一直在京城,他毕竟不是前三甲进士,官职很难较快晋升,若是把他放一任外官,在外面历练几年,有我在皇帝面前进言,回京晋升机会就大大增加了。”他把这想法跟女婿一商量,李之江正想如此,恳求岳父给他谋个六品左右的外官。恰逢黄荡府上任知府病逝,黄荡地方山高皇帝远,管辖五县处于独龙山山区,交通不便,生活条件也差,有过硬靠山的人也未必愿意来这地方,李之江踌躇满志,况且知府是正五品文官,品级已经超过他自己原来的预期,他当然十分乐意。就这样,通过内大臣举荐,李之江来到这黄荡做了知府,内大臣之女若图怕夫婿到黄荡之后又出事端,自己主动要求跟随夫婿,到这偏远之地生活,在外人看来,既显得若图相夫教子贤良淑德,又显得夫妻二人恩爱和睦,内大臣也十分满意。

  李之江少年得志,20出头就做了黄荡知府,雄心壮志,期待为朝廷建功立业。但是到任上后发现,这地方上多是民众琐事,哪有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一两年后就心生懈怠了,而他的岳父内大臣又得了顽疾,久治不愈,卧床不起,皇帝恩准其回家养病,从此再不上朝,李之江朝中靠山已倒,自己在任上又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眼看升迁无望,正不知何去何从,遇到赵大强投其所好,用了宋朝徽宗的字画打开了他的命门。

  李之江收了赵大强的字画,按赵大强所说地址,一举捣毁北山县土匪的隐蔽窝点,抓到赵六儿和两个在北山县做眼线的土匪。官兵剿匪这一役,在匪巢当场击杀土匪9人,俘获3人,加上北山俘获的3人共生擒土匪6人。李之江总结剿匪功劳:“剿灭了独龙山土匪,捣毁了土匪的老巢,匪首赵六儿等六人伏法,判斩立决,枭首示众。地方百姓额手称庆。”这件事情就此了结。

  赵大强隐居半年,又从山里拿出了第二幅字画,从后院翻墙进入李知府的书房。再过两年,又将第三幅字画送给了李知府。这时赵大强对黄荡知府李家已经是熟门熟路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