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二弟传回平安信,众绅赠送温馨
第二十三章
二弟传回平安信,众绅赠送温馨宅。
而更让人不解的是,三坡积雪的所在地野三坡,竟远离涿州城一百多里,中间隔着一个涞水县。所以有关于野三坡虽然不与涿州接壤,却由涿州代管的三个传说。第一是涿州移民说,此种说法讲的是,明初靖难之役,双方会战于涿州大地,杀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一些涿州人不堪忍受战乱之苦,携家带口逃进野三坡这块穷山恶水的深山老林,在此定居下来,过着世外桃源般的隐居生活。但一直沿袭着把赋税交到涿州的慣例,涿州历届官吏也把他们识为涿州人,委任他们当中年长或有威望的人,号称三坡老人,管理当地事务,不另选派官吏,至今已历三百多年,一直属涿州管辖。第二种说法是荒山垦民说,这种说法无年代可考,只是传说当年野三坡荒蛮不开化,后来当地人携带钱粮到附进的涞水县缴纳赋税,被当地官吏拒绝。无艾之下才被迫隔县来涿州缴纳,得到了涿州官吏的热情款待,这个制度后来被沿袭到现在。但不论哪种说法都证实了,当年荒芜的野三坡是被涿州人首先开垦的事实。第三个传说就更无据可考了,传说是由于周围各县都嫌弃那里人,野蛮难驯,不懂教化,由皇帝指定让涿州代管的。但野三坡历来属于涿州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其他八景之一的邵村花田,由于是宋朝理学家邵雍的故乡,且四周遍植莲藕,夏季雨后荷花盛开,香飘数里而得名。朱振生远望耸立在正北方,巍峨的辽代云居寺,和智度寺双塔。进观脚下川流不息的闹市人群,想到远离战乱之苦的京城,涿州的父老乡亲还算是幸运的。而自己离家数日冒死去京城参战,至今未与家中通信,家中的妻子儿女不知怎样焦急等待着哪。如果能遇到个熟人给家人报个平安就好了,想到此便把目光转向了近处的人群。忽然看到一个人正在附近摆摊卖旱烟,正是自己的堂弟朱振远,便下楼走到他面前,把烟袋冲他一伸,说了句,装一袋尝尝。那朱振远抬头一看,见是大哥,刚要叫出声,朱振生问他,这烟怎么卖?掌柜的是哪儿的人,朱振远见大哥不认他,知道其中必有原故,就说我是城东莲池村人,烟是替嫂子来这里卖的,客人你觉的好抽,看着给个价,我回家吿诉嫂子就是了。于是朱振生拿了他一把烟,扔给他几块碎银子就走了,朱振远也急忙收摊回家报信去了。
朱振生回到楼上,大家问他干什么去了,他推托说烟没有了,到下面买了一把烟,说完把烟拿出来请大家尝,这时高升楼的东家过来给大家敬酒,大家干了他这杯酒,张海趁机站起来拉着他的手说,我去柜上结账,你替我在这陪大家喝酒,说完就要走。
东家红着脸说,张头你这不是寒碜我吗,朱头荣升我州,能到敝店赏光,已感无限荣幸,今天的酒席就算我给朱先生接风了。张海听后,就坡下馿,笑着说,那就依你,我就不跟你争了。
商会会长和那几个店铺东家,掌柜的,还有那几个士绅,也都争着说今天你请客,明天我做东的争个没完没了的。最后还是刘师爷给解了围,他给大家出了这么个主意,他说,即然大家都有这份心意,我想你们大家就凑点钱给他安个家吧。说完就叫伙计拿来了纸,笔,砚,墨,把纸铺好,先提笔写上了商会会长的名子,抬头问他,你带个头,赞助多少?商会会长笑着伸出了一个手指头,刘宝全在他名下写了纹银一百两。接下来这个三百两,那个二百两的,不一会就凑了一千多两。张海,李贵二人说,我们没钱,但是能出力,买房子,置家具这些活我们俩包了。最后刘宝全又在自己名下写了纹银一千两,大家才高兴的散了。几天后,东大街路西一所装饰一新的小院就写在了朱振生名下了。
第二天朱振生就到县衙听点应差,下午与刘宝全哥俩回到家中,刘夫人已备好了家宴,因为没有外人,母女二人也和他们同桌吃饭。刘宝全指着夫人给朱振生介绍说,这是我的结发妻子高氏,也就是你嫂子了。朱振生起身冲他作揖,口称嫂子在上,请受小弟一拜,高氏也离坐给他道了个万福,表示还礼。刘宝全又指着朱振生对女儿爱莲说,这位叫朱振生,前天晚上我已把你认给他作干女儿。爱莲听了,笑着叫了声干爹,又伏身给他道了万福。朱振生站起来搀着他说,闺女你看我离家时分文未带,可拿什么作个见面礼哪。又摸遍了全身,最后忽然想到自己烟荷包上坠着那个白玉藕片,就把它解了下来,红着脸送到姑娘面前。惭愧的说道,这个小小的藕片是用上好的新疆和田白玉籽料制做。本是家传的一挂玉佩其中的组件,虽然不敢说价值连城,却也是大明皇室遗存的稀有之宝,就把它送给你作个见面礼吧。高氏夫人见了,在一旁打趣的说,还不赶快谢谢干爹,你要是早生三百年,说不定还做了个干宫主哪,一句话打破了窘境,说的大家都笑了。爱莲接过礼物双手捧在胸前说,谢谢干爹,大家这才坐下一起吃饭。饭后又说了一会闲话,各自安歇,次日下午衙内无事,朱振生回家闲坐着。
刘夫人母女约了朱振生,一同来到广恒祥成衣铺,挑最好的布料给朱振生量身定做了几套衣服。爱莲也用自己的私房钱给干爹买了几双鞋袜,等衣服做好了,刘夫人为他请算卦先生为他择了个好日子,设宴为他践行。朋友们也都过来祝贺他乔迁之喜,大家又给他送了一些厨具,窗帘等生活用品,簇拥着他来到新家,安顿好了以后各自散去,朱振生就此过起了舒适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他才懂了认命的道理。
三个月后,清朝皇帝,太后,由西安回銮北京,八国连军获得赔款后撤走了,局势也缓和了。知州回来理政,刘师爷拿出了保定总督给他的委任状,张,李二位班头又对知州大人夸他人品怎么好,办事怎么利索,武艺高强等。知州又问了他一些藉贯,年庚,身世,家庭状况等,也就过去了。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