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能 (3 / 4)
他已不愿再回想,当他下定决心返回官场的时候,他就不在乎那些浮名,那些可以置他于死地的流言蜚语,他原本爱惜如眼睛一般的名声,他都不在乎了,如果他可以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和在苦难中挣扎的百姓做些实事——从此以后,男儿到死心如铁。
但他还是害怕眼前这个他深深喜爱的学生,会用那种看不起的目光看他……
“我由赵文华举荐起复,已经尽丧名誉。”他不敢看陈惇的眼睛“士林风评,清流誉议,不仅会口诛笔伐倒戈相向,甚至还会交口诋毁。我之所以不让你做我的学生,就是害怕有今天这么一天,会连累到你。”
这个年代在官场上,师生关系比父子关系还要牢靠,一旦有师生的名分,则实际上是命运共同体,唐顺之如果被清流抛弃,连带陈惇这个学生,也要被排斥。
“那您接受任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陈惇面无表情“赵文华任用你,只是为了一时之计,也许除去张经后,他便不需要你了,到时候你无所归,被两方都抛弃,又怎么办?”
“既然以身许国,此身非我所有,又有什么瞻前顾后的呢?我只想到,倭寇正在蹂躏我大明儿女,拖上一天,老百姓就多遭一天的罪。”唐顺之道“其他的,都不在我的考虑中。”
陈惇看向他,却听他道“梦龙,你我并无师生名分,我教你的东西,其他任何的经师都能教你,只一条,你……”
他想了想,似乎也在思索“我仕途不得意,浪迹天下许多地方,在蜀地,天府之国呆了几年。那里没有江南这样的流水人家,也没有北地这样雄浑壮阔,那里有很多山,碧绿碧绿的青山,爬过了这一座,前面还有一座,我没爬的时候总是在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什么时候能翻过这些看不尽的山去——然而爬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很轻松就攀爬过一座山。”
“为什么呢?”陈惇问道。
“因为这山上,已有了前人的足迹,梦龙,”唐顺之道“前人搭建了登山的阶梯,后人就因此得益。你要做就要做一个搭建阶梯的人,希望得益的人,将会是从今而后大明世世代代的百姓。”
陈惇望着黑黢黢的夜空,唐顺之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他又一次想起自己本来的身份一一一个还没有忘记这个世界的大势,知道西欧的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更知道未来这个古老的国度将掐死本生的萌芽,渐渐在腐朽中没落,以至于三百多年后的一声炮响,才轰开闭关锁国的大门,而在那之后巨龙在血和火的洗礼中任人宰割了一个世纪。
如果将他晚生五十年,直接扔到万历时候,他也就没有这么多矛盾,一心要做个大大的顺民了,但偏偏是这个嘉靖后期,他所见到的一切,还都没有无可救药。
为什么资本发达的宋朝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明朝却出现了?因为这个时代有着有史以来最低的商税,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能睁眼看世界,海禁的翻覆,是这时候的人都知道海洋舶来的财富更多,而极为开放的社会风气,让日后的西儒利玛窦,甚至得到了明朝士大夫的称赞和欢迎。
那么如果明末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果满清没有入关,如果红薯、土豆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种植,会不会这种小心翼翼成长起来的萌芽,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所有的如果,都是陈惇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进程,提出的设想。历史的车轮是沉重的、有力的,无可抗拒的,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一个人真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吗?其实他也不知道,他想起了苏州五百名贤祠,那么多人伟岸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句话的概括。他害怕的就是这么长的时间,在这里生活的那么多个日日夜夜,在后世的史书上,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嘉靖、隆庆,将来还有万历,这三个简短的年号,就可以覆盖他的一生,也可以覆盖千千万万个生活在这三个时代的人的一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