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吾与汝同归 (3 / 5)
王世贞刻意模仿《国语》、《尚书》等先秦两汉典籍,用一些只有秦汉人才会用,而后人已经摒弃了的词汇,这就算他刻意为之了,而且在一篇这样的文章中突然冒出古文字来,才更显得不伦不类,锻炼未纯。
“韩愈、欧阳修为了扫清浮华文风,故而提倡秦汉,”那边陆执懋抚掌道:“如今七子也是为了扫清馆阁文风,提倡效法秦汉,五百年间,竟如此之相近乎?”
“文风五十年一小变,百年一大变,”归有光道:“如今的文学风气,不再是李东阳的馆阁太平词,而是泥古、模仿、抄袭,这就是提倡复古所造成的影响,已经阻碍了文学的发展。当此时,须当挽刷风气,引领文风走向清新、自然、平易畅达、真情实感的道路,这就是我主张效仿唐宋之文的原因。”
“唐宋所谓名家的文章,就像秋天的雨水,看似一片汪洋,但只是一汪积水而已,雨过天晴,便一无所见。”王世贞哼了一声,道:“而屈原、宋玉的诗赋,却是汪洋大海,一泻千里!”
吴奂拈须微笑,看向自己的孙子吴启和,却见他已经看呆了,显然眼前这种激烈而又精彩的争辩,已经收慑了他全部的心神。
“王世贞才高气盛,视当世无人,一何如是,”吴奂暗叹道:“不过二十年内,执文坛牛耳的,必然也还是他。”
他这么想着,却忽然感觉到一阵目光在凝视着他,他举目望去,发现是郑若曾身后的一个年轻学子在盯着自己看。
这学子看到他的目光,不闪不避,反而微微笑了起来,向他点头致意。
吴奂本想还他一个微笑,这一刻却不由自主愣了一下,甚至不小心碰到了身前的茶碗,将一碗清茶撒在了席上。
“祖父,”吴启和担忧道:“您怎么了?”
“没什么,”吴奂眨了眨眼睛:“晃了晃神。”
他再去看时,却没有刚才莫名的感觉了,那就是一个年轻俊秀的小学子,侧耳聆听着归有光和王世贞的争论。
“……当今有人只是追寻古人的文章语句,模仿剽窃,而不知道要写什么。竭尽其一生所作,也只不过是孔子放弃的东西而已。崇尚以雕琢字句为艺术,自称要追踪秦汉的人,不过是剽窃南北朝的残余罢了,他们没有学到古人的学问。”归有光道:“文章到了宋元诸位名家,积淀足以追溯到千年以上,难道你王世贞能以一人之力,蚍蜉撼树,否定唐宋之文的价值吗?”
“蚍蜉撼树的不是我,是你归震川吧!”王世贞拍案而起:“你自称文章大家,门徒学子不计其数,都来取法你的文章,可你的文章要真的好的话,为何四上公车而不入呢?天下怎么无人赏识呢,难道朝中诸公,眼睛都是瞎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