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千君醉 (3 / 4)
一双小手从桌子底下伸出来,趁着陈惇不注意,举起他喝过的杯子,却被陈惇摁住了:“薇儿,小孩子不能喝酒哦。”
“哥,我就喝一口嘛。”尚薇耍赖起来。
“你不能喝,哥哥等会还要你做一件事呢。”陈惇将坛子提起来,“走,给你买酪子喝。”
陈惇带着薇儿回到县衙,已经是辰时了,他来到后堂,见到了归有光和郑若曾。原来这两人也没有休息,一直在等候他的消息。
“怎么样,”郑若曾眼里闪着希冀的光:“查到了什么?”
“有些头绪,”陈惇不置可否:“只是还要确定一下。”
见陈惇不谈这个案子,归有光便问道:“老夫一颗心全被案子牵动了,竟忘了问你,你是何方人士,可曾游庠?”
苏州话和杭州话还是有细微的不同的,归有光可能是听出来了,所以才觉得他并非本地人。陈惇就道:“学生籍贯绍兴,侥幸过了去岁县试,未曾过府试,如今来苏州府,便是一心要寻一个名师,攻读经史。”
归有光点头,显然甚是欣赏他:“我便考考你的学问,你既然过了县试,三百千、增广、声律、章义自不用说,四书应该扎实,五经学了吗?”
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是蒙学基础,至于《声律启蒙》、《大学章义》也是基本读物,陈惇就道:“四书通读了,不敢说扎实;五经只读了几遍,学的话,《尚书》算是有所启蒙。”
科举似乎要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其实不然。四书是必修不错,大小题都要从中出,而五经则是选修。五经即易,诗,尚书,春秋,礼记,科举时士子只要精通一经就可以了。乡试就是分五经试士,乡试中每科前五名必须分别是某一经的经魁,故称五经魁,就是各选一经答得最佳者为前五名。所以考试的话,五经只要精通一经就行了,但读是要都读的,因为很可能题目引经据典,出自五经里,你如果不知道的话,那就白考了。
“那就是要治《尚书》了,”归有光道:“嗯,治《书》的人多,乡试怕是要难一些。”
五经之中,士子大部分选择《尚书》、《诗》为本经,因为这两经比起其他三经来,好学许多。《春秋》泥古、《易经》晦涩、《礼记》又太多引经据典,如果学不通透的话,乡试根本过不去。
“可惜我治《易经》,”归有光道:“不能做你的老师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