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3.天下苍生望谢安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3.天下苍生望谢安 (2 / 4)
        前程断送、生死关头,谢安尚且淡定如此,泰然处之。不堪为将否?不堪为相否?

        自然是堪的!风流不羁的外表,弱不禁风的样子,却有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

        如此种种事迹,自然导致谢安的名声越来越响,时人推崇为“江左风流第一”。果然如桓彝所言,其名望果然不减王东海。盛名之下,世人皆曰:“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简文帝司马昱也曾经曰过同样的话,曰的对象是隐士殷浩。同样是大名士,但刀剑证明,殷浩还是继续“不出”的好,否则,苍生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至于谢安,是否货真价实,也同样需要用刀剑来验证。

        当然,司马昱对谢安也是曰过的,“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

        事实证明,虽然后来贵为天子,但司马昱的眼光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因为,无论怎么召,安石都不来。

        出名,是因为与众不同,毕竟,天下众生,熙熙攘攘,尔虞我诈,皆为利来利往。大家于是都很困惑,名望如此之高,为什么不去坐官呢?后来连谢安的媳妇都有些坐不住了,看着家里的兄弟子侄个个达官显贵,只有自己老公孑然白身,很是羡慕。于是问谢安:“大丈夫不该去当官吗?”安掩鼻曰:“恐不免耳。”

        好多的白话文把“恐不免耳”翻译为“恐怕在所难免”。在我看来,谢安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唯恐不能避免。而且是掩着鼻子说的,唯恐嗅到话语间的那世俗与酸臭。

        谢安的世界,他媳妇不懂,我们,自然也不会懂。

        后来,家门出现变故,谢安的兄长谢奕病逝,弟弟谢万(时任豫州刺史)不久后因救援洛阳不力被废黜,经营十年之久的豫州被大权臣桓温一口吞下。谢氏家族在朝中无人支撑门面,家族权势受到极大威胁,面临着门庭凋敝的危险。正是在此情况下,谢安方才临危受命,“始有仕进志,”开始准备步入仕途。那时,谢安已经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了。

        关于谢安的出山,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歌女血溅花叶死,谢安仰天长啸出。”

        在天下苍生都在眼巴巴望着隐居的谢安的时候,有一位歌伎在为谢安跳完一支舞后,突然发问:“世道混乱,救国安民要先做什么呢?”谢安从容答道:“必先积蓄其德义。”歌伎听后,面含悲戚,双眸满泪,“德义不厚却想救国安邦,乃‘伏而舔天’也!”话毕,自刎而死,血溅花叶。谢安悲痛至极,更羞愧难当,怀抱着这位满身血污的歌女,仰天长啸曰:“安不如一介纤弱女子也,羞矣!”从此立志出山,救万民于水火。

        本可以大有作为造福百姓,却身负才华冷眼看世,同样为世人不齿。歌女血染花叶的同时,也点燃了谢安匡世报国之心,从此,谢安脱下风流名士的外衣,心怀尘世烟火,在乱世之中,终为天下百姓承托了数十年的太平与安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