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4.桓温的后北伐时代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4.桓温的后北伐时代 (3 / 4)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桓温想要的,不过“加九锡”而已。但由于谢安的敷衍,未能如愿。

        据载,桓温以为简文帝临死将禅位于己,不然也会使己如周公行居摄之事。证据在于写给其弟桓冲的信中有这样一句:“遗诏使吾依武侯、王公故事耳。”

        不满意是一定的,但是,如果仅凭这一点就说桓温想要“遗诏传位”,却也是子虚乌有。中国封建历史两千余年,从未有过皇帝遗诏传位给大臣的事情发生。那么,这种二二的想法从何而来呢?如果是真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东晋帝国的三军统帅,权倾朝野的桓温,在思考国家大事的时候,居然萌萌哒!

        从史书中来!

        纵观桓温一生,攻灭成汉、西取巴蜀;北伐关中,兵临灞上;大破姚襄,收复京洛;再攻关东,功败垂成;主持土断,压制门阀;论文治武功,东晋一朝无人能及。

        是想当皇帝的,但终究没有去做。可是,天下欲称王称帝者不知凡几,为什么单单要骂桓温!

        或许,只有真的做了,而且做踏实了,也就无人敢骂了。

        桓温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成语典故,知名度甚至超过了他本人:

        他的谋主是“入幕之宾”郗超;他的妻子对情敌“我见犹怜”;连他的主薄也善辨美酒,管好酒叫“青州从事”,劣酒叫“平原督邮”。

        他在行军路上,怜悯因思子而“肝肠寸断”的母猴,处罚捕猴的士兵;看到昔年亲手植下的柳木,长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竟至泣下。

        他是天下知名的孝子,为父报仇枕戈泣血整整三年,曾自解权柄为母送葬,却又在绝壁天悬下高呼“既为忠臣则不得为孝子”。

        腐朽高门不喜欢桓温勤于军政,却短于玄谈和经学,骂他是“老卒”,于是就有了“我不为老卒,尔辈安得高坐?”之高论。

        他以豪杰自许,以功业自励,称大逆贼王敦是“可人”,也曾自比刘琨,只因同样有荡涤中原之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