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4.桓温的后北伐时代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4.桓温的后北伐时代 (2 / 4)
        这算是答谢,傀儡皇帝也是皇帝;也算是安抚,从此,司马昱生活在战战兢兢中。

        前秦苻坚听闻桓温废立之事,很不以为然,“温前败灞上,后败枋头,十五年间,再倾国师。六十岁公举动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谢百姓,方废君以自悦,将如四海何!”

        柄国日久者,没有人愿意急流勇退。“如四海何”我不得知。但是,如果桓温拱手让出权柄,东晋朝廷的上上下下,一定要他好看。

        四海依旧!

        相比于文景和司马炎,桓温所做的,温婉也可人!

        之后的事情就很老套了,为排除异己,桓温以谋反之罪诛庾、殷之族,“威势翕赫,侍中谢安见而遥拜。”

        当然,简文帝司马昱也在桓温掌握之中,虽身为帝王,常惧被废,曾对郗超咏庾阐诗曰:“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虽然郗超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桓温不会再发生类似事变,但司马昱在位期间,唯拱默守道而已,不到两年即忧愤而死。

        其实,桓温是想向司马昱阐明自己废立的本意的,并为之写过一篇讲辞,但是每一次的君臣相见,司马昱总是哭哭啼啼,泪流不止,桓温为之战战兢兢,一言不敢发。

        一个真正想要篡权夺位的权臣,见到皇帝的时候,何必如此呢?且看司马昭。

        至于司马昱临死前在诏书中写明的话语:“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居然有评论说,这是想要让位的打算。我不这样认为,且看刘备托孤于诸葛亮,慕容俊托孤于慕容恪,不也是一样的吗?如此话语,反倒应该认为是对桓温作为忠臣的认同与勉励之语了。

        简文帝死后,桓温拜谒司马昱陵墓,被新任皇帝特许无需跪拜,但桓温却一直神情恍惚,自言见到司马昱鬼魂,连连拱手施礼,喃喃自语“臣不敢、臣不敢”。

        若非桓温,想必司马昱不会如此早逝。从“从公于迈”到“君君臣臣”,彼此纠缠近三十年,如此一幕,多少有些是对司马昱的愧疚,憾恨自己终究迫死了这个品性高洁之人,更玷辱了他一生自持的清华与高洁,使之如白雪堕入污泥,如花掉进妓院。

        明末史评大家船山先生王夫之干脆就怒喷司马昱是和桓温狼狈为奸的国贼:“温,贼也;简文相其君而篡之,亦贼也。”

        也是在那一年(373年),桓温因病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