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3 / 4)
        是该前来谢罪,仅就临战求位之事,足够杀邓羌一千回的,更何况还耍了一回“任性”。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王猛在处理邓羌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度量和通达,令后世史家赞不绝口。若是始终固执拘拗,潞川之战胜负实未可知。

        对于前燕和前秦来说,人的贪婪和自私都是一样的,率部回营的邓羌并不比慕容评高尚。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驾驭和利用这“人性的弱点”。王猛用它来激励士气,驾驭悍将,于是全军振奋,个个奋勇;慕容评却因为这种贪婪和自私伤害了全军将士,致使军无斗志,兵无战心,虽坐拥四十万众,最终只能惨败收场。

        战后,王猛为邓羌请司隶校尉之职,苻坚专为此事下诏:“司隶何足以婴之!其进号镇军将军,位特进”(资治通鉴)。

        当个司隶校尉怎么能配得上呢?于是给个更大的。

        仅仅在一年前,前燕还击败过桓温的北伐大军,还是那些将士,实力比之当时甚至更加强大,也同样是保卫祖国的战争,然而军心变了,结局也就变了。没有了慕容垂的燕军,虽百万不足惧。

        潞川之战取得胜利之后,王猛乘胜进军,直逼燕都邺城。

        当时,燕军战败,邺城周围社会秩序荡然无存,一片混乱不堪。待王猛军至之时,秦军军纪严明,政令简约宽大,百姓遂由乱而安,奔走相告曰:“不图今日复见太原王(慕容恪)。”

        可怜了我们的恪儿,上马天下无敌,下马人民安业,却在死后仅仅三年即家国沦丧,一生努力成为泡影。

        王猛闻之,特具太牢,亲往慕容恪墓前祭奠。

        得到潞川之战取得胜利的消息后,苻坚留太子苻宏守长安,亲率十万大军向邺城进发,行军七日即至河南安阳。王猛弃大众而潜迎苻坚,二人同至邺城城下,共攻邺城。

        370年十一月七日夜,燕散骑侍郎余蔚率守军五百余人打开邺城北门,引秦军入城。

        燕主慕容暐在逃亡途中被捕,苻坚命其回城率文武百官出降;太傅慕容评逃至高句丽后被送交秦军;领兵为机动的宜都王慕容桓被追兵斩杀。前燕其他州、郡守牧及部族首领尽皆投降。

        至此,前燕灭亡。

        慕容垂当时也跟随苻坚到了邺城,收集诸子,抱头痛哭,哀家国沦丧,叹命运多艰。父兄数代人全部心血至此成空,自己纵有奇谋良策,此时此刻,也只能徒呼奈何!还要小声些呼,免得苻坚听见。

        前秦灭燕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纵观当时形势,前燕国大、人众、兵强、地险,并没有必亡之理。然而在前秦进攻之下,数月之间即告灭亡,个中原由令人回味深思,分析如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