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23.前燕灭亡(下) (2 / 4)
        在对方士气如虹之际,坚守不战未尝不是避敌锋芒之策。如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正是用此方法多次迫使诸葛亮粮尽退兵。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十万效死之士,却只能换得六出祁山而无功。但是此时情况相异,王猛在第一次攻燕时,已经疏通漕运,可谓后顾无忧,完全耗得起。更何况前秦此次侵犯志在灭燕,慕容评除了战而胜之,别无选择。

        手握四十万燕军精锐,一箭未发而和区区六万秦军相持,除了怯敌畏战,还能对慕容评如何评价?

        两军相持过程中,正值生死关头,慕容评却丝毫不以国家存亡为重,不知体恤士卒,专以敛财为本。为捞取钱财,身为统帅的慕容评居然封闭山林、泉水,规定所有士兵必须出钱向其购买木材和饮水,并明码标价:入绢一匹,方得给水二石。统帅收钱高如山岭,士兵痛恨深入骨髓。

        王猛探得消息后大喜过望:“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吾今破之必矣。”

        当是时,慕容垂正在前秦军中,真不知得到如此消息后会作何感想!故国已成往事,一声叹息而已。

        王猛并没有打算和慕容评耗下去,精兵锐卒,远驱千里,自然不是为了来看慕容评的笑话。在掌握燕军情况之后,王猛命令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乘夜由小路绕至慕容评大军背后,火烧燕军辎重。偷袭成功的那天夜里,大火所映起的漫天红光,连身处邺城之中的慕容暐都看得见。

        邺城内外人心惶惶,一片败亡之象!

        惊恐万分的慕容暐急忙派遣大臣斥责慕容评,令其速将钱财发散士卒,并立即向王猛军进击。不得已之下,慕容评派兵向王猛军挑战。

        至于慕容评是否将搜刮到手的钱财还给了士兵们,已经不再重要了。大错铸成,三军将士军无战心。正如王猛所言,“吾今破之必矣。”

        十月二十三日,王猛于渭源列阵誓师:“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愿戮力行间,以报恩顾,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晋书)。前秦将士闻之,人人奋勇,破釜弃粮以示拼命,大呼竞进。

        两军对阵之际,人多势众的燕军(四十万)着实让王猛心头一紧,燕军数量的优势几乎可以弥补士气的不足。时见勇将邓羌在侧,于是勉励道:“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劲敌,成败之机,在兹一举,将军勉之!”(晋书)

        邓羌趁机请以司隶校尉一职为破敌之赏,王猛无权任命此职,只能答应予以安定太守、封万户侯,邓羌不悦,率部回营睡觉。

        这是明载史册的事情,为一己私欲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并不是慕容评一个人的特权。人性的弱点,不分阵营。

        开战之后,战事一时胶着,王猛急召邓羌而不应,于是“驰就许之”。紧要关头,王猛选择了妥协,答应了邓羌的全部要求。邓羌遂和猛将徐成、张蚝等上战马,舞长矛,直扑敌阵,往来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搴旗斩将,杀伤甚众”。

        战至中午,燕军大败,损失五万余人。王猛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又歼灭敌军十万余人。慕容评单骑逃回邺城,残军四散。

        战后,邓羌亲至王猛驾前谢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