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六章 红色记忆 (2 / 4)
百姓们要修建房屋的时候,大多也乐意自提,图的就是便宜。
另外,用作砌墙铺地用的水泥也是如此,能不动就尽量不动,因为这个州县运到隔壁的州县,就不是水泥原本的价格了。
除了红砖水泥,民间还新兴起了几个全新的职业。
除了专门砌墙的泥水匠之外,如今的沙子用量也是与日俱增,因此专卖出现了以挖沙为生的一批人。
还有专卖挖石子的,由于这个时代还不能造出碎石机,所以现在搅拌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几乎全是野生的。
以往那些静静躺在溪流河滩边的野生小石子,突然成了抢手货,很多乡民,没事就会去挑两担过来,或者自用,或者卖给县里某个正在起大房子的人家。
除了这些,百姓们还有一个很不错的赚外快的活计,那就是在枯水期的时候,去河滩里挖河泥。
这个最初被真定府的陆知州想出来的法子,如今也早已被推行至全国。
一到冬季枯水期,各州县就会有组织的截断某一段河道,鼓励民众去河里挖河泥,然后挑回家制成泥坯,泥坯可以拿到附近的轮窑厂换取红砖,一块泥坯换一块红砖,等于是官府免费帮你烧砖,但前提是只能挖河底的淤泥制泥坯。
挖田里的泥是犯法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轮窑厂刚刚兴起的时候,官府就想到了这一点,但似乎也是多余的,因为没有百姓会去挖田里的泥,在百姓的心里,他们宁可住草房,也不会去挖自家田里的泥做泥坯。
于是,自从出了泥坯换红砖这条政令之后,百姓们挖河滩的积极性非常高,很多地方,官府组织截流清淤的那段时间,几乎成了当地村民的一次盛会。
勤劳的人们,把河里的淤泥挖起来堆在河岸边,等干了一些之后,就挑回家去,几乎是全家动员制泥坯。
再用制成的泥坯去官窑里换来红砖,攒上两三年,就能为自己家攒出两间用红砖砌成的房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