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7、铸器! (1 / 4)
在地球里,最早的“钟”用于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乐器。古属八音之一金类。由王孙钟上的铭文:“用享以孝,于我显祖文考。……用宴以喜,用乐嘉宾父兄,及我朋友”,可以证明钟是宗庙及宴会时的乐器。
最初的“钟”大约是由商代的铙[náo]发展而来的。现在所见最古的钟是西周时代的。在历代所铸的钟里,期间或有铁铸的,但绝大多数还是铜铸的钟。
而且“钟”多为青铜制,又叫“编钟”,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宗教法器的代称,又叫“梵钟”或“半钟”。原本叫“犍稚[jiān][zhì]”又叫“信鼓”是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之用。
同时。“钟”又是佛教必不可少的法器。
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开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写道:“梵宫仙殿,必用以明×(手+耳-打动之意)谒者之诚,幽起鬼神之敬。”
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
当暮霭[ǎ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tuótuó],与僧尼颁[bān]经声溶为一钵,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同时。。“钟”又是王权的象征。
钟和鼎一样,也是统治阶级王权的象征,“钟鸣鼎食”就是权势地位的标志。
悬挂编钟,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规定:天子宫悬(四面悬钟)、诸侯轩悬(三面悬钟)、卿大夫判悬(两面悬钟)、士特悬(一面悬钟)。
封建统治者铸造巨型铜钟象征王权,这种“钟”也叫“朝钟”,“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
钟也是人们心目中崇高、公正、贤明的华夏文明的象征。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黄钟毁弃,瓦釜[fǔ]雷鸣”的著名诗句,就是这种象征的反映。
自唐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并且越铸越大,以求达到彰显自己神权和政权的地位来巩固统治的目的。
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重量达数十顿,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