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节 王府密室
白凌华打开了书柜第二层的暗格。林蓉眼睛一亮,这暗格的位置倒是与母亲告诉自己的自家书房的暗格位置一模一样。
“这是林兄找丞相府的能工巧匠设计的。”白凌华回过头,点亮了桌上的琉璃烛台。他打开暗格,摆弄了一下,似乎是拨动了一个闸,然后将书桌上的笔洗、砚台和笔架依次调换位置,书柜竟缓缓移开,里面是一个非常狭小只得容下两人的小间。
“七年来所有线索,从左至右,按年岁排开,从上之下,由次至主,全都在这里。”白凌华将琉璃烛台递给林蓉,“给你一个时辰。若有意外,记得敲第二层的暗格位置,我会知道。
再久,我也兜不住。”
林蓉点了点头。转身进入密室。白凌华再次拨闸,腾挪笔洗、砚台、笔架,书柜又恢复了原状。“希望你可以助我,”白凌华自言自语似地叹了口气,“若是林兄有知,会不会怪我?”
一个时辰,林蓉仔细估量了一下,这里所有的资料若是逐字逐句读,一天一夜也读不完。七年,七列书柜。她决定只挑最重要的读。
第一第二年收集的文献大多是林峥写的策论。其实林蓉也觉得奇怪,印象中哥哥文武兼修,撰写的策论应该不在少数,她却从未见过一篇成稿的。而这些策论,从笔迹和立论上看,应该是哥哥所撰,但依旧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她竟不知,哥哥的策论写得如此之好。
第三年,那年白凌华八岁,他查到了当年科举的主考官:翰林纂修国史的大学士仲瑾。林蓉觉得这个名字莫名耳熟,但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继续读下去,仲瑾是姑苏仲氏长房长孙,自幼读书习文,六岁过童试,十三岁秀才,十六岁中举,十九岁进士,二十岁被钦点状元,一路走来无比顺遂。后来王朝更迭,仲瑾从不问政,只专心编史。
第四年,白凌华查到了仲瑾与林风清的关系。当时为户部尚书的林风清与翰林院最年轻的大学士仲瑾一见如故,林风清很是赏识他,两人相差十岁有余,但结为挚友。但民间有传言,两人幼时相识,但只此一句,并无实证。后来,醉花楼的老板证实,在科举前夜,曾撞见本该在翰林的主考仲瑾在醉花楼与林风清喝酒,正因此,便坐实了科举舞弊之事。
第五年,主要查到的是当年告发此事的人。那人名叫离博与仲瑾素有龃龉。文人相轻,在翰林并不罕见。但奇就奇在,这人与摄政王关系亲密,曾是摄政王幕僚,后备考多年,最终进了翰林。
第六年,告发此事的学士突然去世。去世前几天,太医院陆太医给他开过药方,服药后非但未见好,反而一命呜呼了。而这陆太医曾受林府举荐入宫,给朝臣医病。林蓉印象中的确有一位陆太医与林府交好。自己幼时在京中习武受伤,都是这位太医给她医治的。母亲早年习武,落下了一定的病根,也都是这位太医开的药。
林蓉想了一想,放下了第七年的卷轴,翻开了第六年的第二卷。太医院的脉案方剂都存档备查,而白凌华托人查到了陆太医开的药方。离博曾于五年前因坠马而患坠堕腰痛,每每深夜,难以入眠,常年养病在家。陆太医以马钱子、红花、补骨脂、杜仲、核桃、土虫入黄酒,嘱托离博每日送服。但突然一天,离博不住狂笑,手足抽动、唇舌僵硬,太医来得也迟,最终不治身亡。
“皇兄,你来做什么?”林蓉正要伸手拿第七个柜子上的案卷,就听到门外白凌华的声音。
“看看。”白凌漠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冷清。
林蓉想了一想,现在贸然出现自是不妥,恐怕会给白凌华招惹来事端。于是平心静气地席地而坐,读起了第七年,也就是今年以来的案卷。奇怪的是,今年的案卷全是其他同年进士的资料。只一眼,她就看到了章朝更的资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