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塞外新功传碧殿 崖中旧恨坏红墙 (1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回 塞外新功传碧殿 崖中旧恨坏红墙 (1 / 10)
        京城洛阳,小皇帝大宴群臣,只见满席皆是玉盘珍馐,文武尽在相互称颂,一宫之中道贺声、敬杯声、谈笑声杂在一起,当真热闹无俦,有诗为证:

        玉座银杯金席团,洛阳宫里宴成峦。

        英明神武自君主,颂德歌功是百官。

        休问伤亡几将士,但夸拿得众河山。

        满朝庆喜杯交错,怎晓他家泪未干?

        只见那礼部尚书黄升举杯祝颂道:“陛下洪福齐天,我燕唐大军不几日便攻下西京,如今又兵不血刃拿下中都,看来复夺幽州、平定雨真,都指日可待。”

        小皇帝哈哈一笑,向着右丞相马安国说道:“我燕唐大军如此顺利,都赖马大帅布置有方。如今又说降‘雨真八骁’之首的唐括将军,真是虎父无犬子。朕就全仰赖丞相父子了。”说罢又是一笑,对着百官说道:“唐括将军会为此而降,显是那雨真皇帝完颜雄不得民心,此虽并非朕之洪福,但平定雨真,也确是指日可待!”

        只见百官齐声称颂,那右丞相马安国却是强颜欢笑。他当然以自己这个儿子为荣,心下却莫名不是滋味。因为唐括明提出的献降要求,竟然是“再行‘幽云十八政’。”

        并不是说他十分反感这“幽云十八政”,他想要的只是建功立业。。并不反对善待雨真百姓,但唯一的一点是,这“幽云十八政”是牛贤季提出来的。

        十数年前一战,燕唐能迅速取下幽州,本就是以他的布置,这才数战便得以成功。但先帝设得幽州之后,起先反对战事的牛贤季提出的这“幽云十八政”十分讨得先帝欢心,便好像其功劳已在他之上了一般,又如何教他不着恼。

        而后他兵败幽州,甚至连并州都差点丢了,也是多亏牛贤季的离间计,才与雨真议和。在满朝文武看来,便更成了“马安国之过、牛贤季之功”了。

        而当今圣上在建功立业上虽也与他不谋而合,但其既是牛贤季弟子,自是比先帝更加看重牛贤季的国政。这位“马大帅”既以“幽云十八政”说降唐括将军。。当然更能讨得圣上欢心,可要知道,这位“马大帅”是他的儿子,却仗着着牛贤季之政立了大功,连他都“沾了光”,又教他如何能笑着说上一句“多谢陛下夸奖”?牛贤季活着的时候他比不过,连死了都要压在他头上,直教他哭笑不得。

        “牛老哥,你怎么就死了!”那马安国想起牛贤季之死,忽然侧过头,用一种十分细小,却十分哀伤的声音暗自说道,“算起来我还欠了你很多,你怎么能没让我还完就死了?”

        如果别人听见他的“悼词”,必然只道他是在“猫哭耗子、亮祭周瑜”,但满朝却有一人十分清楚的知道马安国同牛贤季这种非比寻常的关系,那便是兵部尚书周卓。李通达虽没让马跃天告诉周卓是谁杀的牛贤季,却也让周卓知道了这位“马老丞相”其实同牛老丞相是一路的人。否则周卓若还去与马安国“相谋”,那他们的大计可就真的败露的好笑了。

        周卓此时自不是要与马安国相谋,而是要履行他“兵部尚书的职务”。只见周卓上前说道:“陛下,这唐括将军既肯献中都‘一府五州’而降,其间绝不会有诈。唐括将军单以十来万人,便能阻得羊大将军四十来万人,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如今东军无主,臣斗胆请陛下封唐括将军为东军大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