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几君图治心难治 一相冤亡贼亦亡 (2 / 1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 几君图治心难治 一相冤亡贼亦亡 (2 / 10)
        皇上虽信任右相马安国,却更信任左相牛贤季,这是满朝文武尽知的事情。而牛贤季为何遭贬,皇上又如何后悔,周卓这几日也一一看在眼里。此时见皇上不愿多说,便行礼后又跪坐了回去。

        只见皇帝又翻开书,约摸看得有一柱香的时间,忽然听得御书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人边跑边喊道:“陛下、不好了、陛下!”

        皇帝识得那声音是刑部尚书陈宁,心下一惊。他知平日退朝后刑部便有急事呈奏。。也是通过待从传递,尚书亲闯御书房,本就是前所未有之事。更何况这陈宁近来告病在家,君臣已是半月未见,其不来上朝,反倒在这三更时分闯进宫内,更是令他惊讶至极,立马传进来,急问道:“爱卿身子好了?什么事这么要紧,教爱卿如此着急?”

        只见那陈宁跑得是上气不接下气,喘息着回答道:“臣刚收到、收到荆州刺史……荆州牧佐符云鹰的急信,牛老国师、牛老国师出事了!”

        “你说什么?”那皇帝听得,顾不得威严,立即便从龙案上跳了起来,几步跑下台阶,拉着陈宁急问道:“你再说清楚点?老国师怎么了?老国师怎么了?”

        周卓见皇上下来,自也赶忙起身凑了过去。只见那陈宁依然是不住喘息,周卓一面帮其拍背通气,一面奏道:“臣知陛下着急,臣也一般,但陈尚书这个样子恐怕实在没法将事情说清楚,还请陛下稍安勿躁。”

        皇帝见周卓如此说,才放开了手,但心中急切,实难自制。

        耐得半晌,陈宁终于喘息稍止,立即奏道:“据符牧佐信上所言,牛老国师是为伏牛山山寇所害,他怕自己的奏章太慢,便请荆州兵马指挥使郑传忠直接发兵部加急文书,又直接遣人凭快马下书至臣处,让臣立即奏知陛下此事,臣虽久病未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说罢便回头看着周卓。

        那皇帝也立即看向了周卓。他知道陈宁、符云鹰与自己一般都是牛贤季的弟子,尤其是那符云鹰自幼便跟着牛老国师学习,其治理荆州有方、据年长的臣子们所说并不逊于当年的老国师。自己多次想提拔于其,其却上书表示只愿守在老国师的故地,可见其对老国师的敬仰。此时其说老国师遇害,那自然是半点虚假都不会有的。那周卓也立即会意,快步跑回兵部翻找陈宁所说的那道文书,不多时便拿了过来。

        原来前日马跃天和李通达杀了牛府众人后,见众匪将物事和尸身都搬上了山,立即回营命心腹军士以探哨之名“巡见”山下的弃车与血迹,因该处已是荆州地界,也顺理成章的报之符云鹰和郑传忠。符郑二人收到消息,立即赶往该处细查,不多时便发现正与牛府众人的行程与马车相合。后又见到那血迹直通伏牛山上,同时亦有大量人马物事出入之痕迹。。便正中李通达之计策,断定此事是山贼所为。那符云鹰与郑传忠又与牛贤季关系颇深,由他们来奏知此事,不但增其可信,更是让人怎么也怀疑不到马跃天身上。

        待那皇帝看完文书,已是抖得不成模样,半晌才吼道:“兵部尚书周卓!”

        那周卓吓了一大跳,立即跪下说道:“臣在!”而陈宁也从未见皇上如此愤怒,虽其未喊他的名字,也赶忙一并跪了下来。

        “你立即去统帅府传朕口谕,着三军统帅马跃天暂缓北上一事,同时你兵部做好钱粮准备,待朕明日下旨,先调司、荆二军为老国师报了仇再说!”

        那周卓大惊。。奏道:“陛下,那山贼不比流寇,仗着山势险峻,大军到那极难施展,而贼人们熟悉地形,随便一处便藏了起来,否则马统帅先前剿寇之时早把他们灭了,何以留至今日?就算司、荆十数万兵马一齐踏平了那伏牛山,若贼子望风而逃,也不过是空耗钱粮。更何况兵贵神速,北野若有细作在洛阳,早该探到我朝消息,再不北上只会令其更有准备,那时我军能否一鼓作气攻下幽州,就更难说了。老国师之事虽然憾恨,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大局?什么大局?有老国师在的大局才是大局,现在老国师没了,便是平定了天下,怎么治理?靠你们这群只会‘年年依样画葫芦’的老东西吗?”那皇帝又骂了一阵,这才稍稍冷静了下来,接着说道:“马安国那厮不天天在朕面前吹嘘他儿子功夫很高吗?那就叫马跃天布置好各军,自己带些高手去取贼子的首级来见朕!此事限他赶在三军就位前完成,不可误了战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