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庭审(二) (2 / 3)
这观点过于耳目一新,所有人皆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还请何公子示下。”廖毅倒是一个纯粹的学问人,诚恳向何茗请教。
“官府的处罚,其实是给每一个人提供了一种利益选择,如果不进行偷窃,那当然没有收货也没有损失,利益自然是零。
可是如果偷窃了,那官府就要处以严厉的处罚,这种处罚一定会大于他偷窃带来的利益,这样,一个人进行选择了偷窃,他的利益反而是负的。
有了这种理性的价值判断,一个人在想偷窃时就会思考,就会选择。而正确的,给他带来更多利益的选择是不禁偷窃。这样城中的偷窃事件就会减少,不知这种观点,诸位能否认同。”
何茗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用后世的效用论重新对官府的管理进行解读。很多人耳目一新,默默思考起来。
廖毅想反驳,却不得不承认何茗说的极有道理,只能叹口气道:“何公子,可是您还是没有说,这和世人从商,道德品质下降,使《*****》这种文字出现之间有何联系。”
何茗忽然反问道:“不知廖公子可曾注意,海州的许多商家,都要挂上‘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这样的牌子?”
“自然是注意到了。”
“为什么?”
“难道……也是因为利益?”
何茗正色道:“正是如此。如果一个商家虚假经营,他或许会得到一时的利益,但长久下来,没有会相信这家店铺,他的生意会越来越差。从长久来看,他的利益绝对不如诚信经营时多。”
廖毅有了一些顿悟,小心翼翼道:“所以何公子是想说,商人其实也追求道德,追求仁义礼智信?”
何茗又点头:“我再提一个问题,如果廖公子是一个商人。。有一家店铺卖的东西和你一样,但是你总是受到官府的各种刁难,比如要求的税更多,而另一家店铺却什么事都没有,你愿意么?”
“我自然是不愿的。”
“这就对了。”何茗终于引入正题,兴奋地一拍手,“不可否认,商人之中有些败类存在,但总体而言,商人或许是最希望公平,最希望规则与道德的人群了,因为他们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金钱收入。
《*****》这书,与其说是旅宋风气不正,引起的道德沦丧,我更愿意将它看做是旅宋发展到现在,各行各业人的一种希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