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天下皆成杨白劳 (1 / 2)
上文我谈到秦始皇实乃天下罕见的勤勉之主!那也许有读者会问,照一般常理,皇帝勤勉该是百姓之福啊,既然你笔下的赢政同学竟是如此一位勤勉努力,为秦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当家,那为何秦帝国统一仅二十余年就灭亡了呢?鄙人以为其根源在于,秦帝国百姓遇上的这位勤勉皇帝实在过于好大喜功了!在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身上,有着登峰造极的秦人“事功”之心,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饱经战乱的百姓不仅未能休养生息,反而成了永休止的“杨白劳”!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试着分析一下他的那些令后人叹为观止的“丰功伟绩”。
修长城
评价:依当时情势判断,既然秦帝国上将蒙恬能轻易逐退匈奴七百多里,打得匈奴人不敢南下牧马,秦末纷争时也没见匈奴乘机为患,可见此工程实无必要,至少不是急需!长城工地都在荒山野岭,作业线绵长而险峻,条件恶劣,工具简陋,征发的民夫常在三四十万之间。长城脚下“死者不可胜数,僵尸千里,流血顷亩”,“尸骨相支柱”。
治驰道
评价:有必要,但不必如此性急!秦始皇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西到甘肃,东达海滨,北至内蒙古,南通江、浙的驰道,其规格是路宽70米,路面用夯土砸实,两边每隔七米植树。此外还有一条自咸阳出发直通匈奴地区的军事专用“直道”,全长700公里,宽三十多米,用以支持北政的蒙恬大军。
造宫殿
评价:历朝历代均如此,只是秦始皇干得有些过了!史载“阿房宫”“复压三百余里”,现代考证不确!但以“阿房宫”为中心的秦王朝宫殿群遍布关中核心地区,却足以覆压三百余里。按鄙人臆想,如果这工程真有如此浩大,那恐怕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安置六国贵族与迁居咸阳的六国商贾之“安居工程”。
修骊山皇陵
评价:历朝历代那个皇帝不是如此?秦始皇搞得有些过!秦始皇自即位起,就在骊山为自己修筑陵墓,并六国后,征民夫七十余万人治骊山,挖成又大又深的地宫,宫内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并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驽,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长明烛。据有关地质测量部门推算,秦始皇陵的封土层厚达上千米,真是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鄙人非常非常希望始皇帝陵没有被盗,尽管可能性不大!
北征匈奴
评价:齐、楚未稳定,当属不智之举!依照当时形势,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再干更好!当时匈奴尚不太强盛,秦帝国初创,稳定中原显然更加迫切!前215年,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却之八百余里,略取河套、河北地。
南征百越
评价:齐、楚未稳,完全没有必要!那些地区本就不是用兵之地,只要天下太平,内修明政,派一能说会道之士当可说其归附!命尉屠雎带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攻击岭南,占领了广东、广西,设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将秦王朝的版图扩大到了南海之滨。为了给这支南方大军提供给养,秦始皇又发民工三十万修筑了“灵渠”,成为古代南方的交通大动脉。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