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被冤枉了二千年的赢政 (1 / 2)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嬴政同学“奋六世之余烈,震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粤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粤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百尺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汉贾谊《过秦论.上》)
可惜是的,赢政同学的“伟大”愿望并没有实现,他所创建的大秦帝国仅仅存在了不到十五年便在烈火中轰然倒塌!对于貌似强大的秦帝国之速亡,历来众说纷纭,甚至还有人为此而写出了煌煌巨著,但究其根源,鄙人以为当在“好大喜功,以贪勤民”这八个字上!
***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暴虐凶残、忙于游玩、不务正业、荒淫无道,但剥开历史层累的假象,你会发现这样的说法简直毫无根据!
各位兄弟在中学时应都读过《阿房宫赋》,语文老师也大都会跟你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地层分缕析始皇帝如何骄奢荒淫,如何将六国宫妃都养起来供其淫乱,六国宫妃如何打扮得漂漂亮亮倚门浅笑等候临幸!
但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你,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呢?
自赢政十一年兴兵攻赵拉开了统一战争帷幕至天下一统,期间经历了近二十年,昔日红颜早成白发老妪!难不成那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有恋母情结,成天躲在宫殿里宫殿临幸老太婆?此外,自赢政发动一统天下的战争直至其死亡,我们只知道他成天征发军队、民工打仗、建工程,却无任何史料记载其全天下征选过美女!那始皇帝年轻时并不好女色,难道老了却突然花花肠子多了起来?
***
至于说残暴凶残,忙于游玩,不务正业,那更是无稽之谈!
说到始皇残暴,如山铁证就是其苛刻的刑罚与焚书坑儒!那这两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只要稍微花些时间读下史料,这事情根本不难弄明白!
焚书:——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李斯列传》)
本段引文有些长,但问题说得非常清楚,所谓的焚书,其实无非是发生在秦帝国的一场儒法思想文化争斗而已!而争斗的结果是身为丞相的李斯取得了重大胜利!虽然鄙人也不否认焚书确实可以算是一场文化灾难,但你如果站在秦始皇、李斯的角度想一想,从维护秦帝国稳定的角度想一想,这样的做法本也无可厚非!
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焚书绝非自始皇始,也自非始皇而终!自古而今,那个封建帝王不是愚民而治?
***
坑儒: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书”后,一些为秦始皇觅求不死仙药的方土,因为旷日持久花费巨大而没有效验,就和一些儒生串通,私下诽谤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乐以刑杀为威”,并相继逃亡。始皇闻讯大怒,令御史迅速查办。方士与儒生遂转相牵连告发,结果查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始皇下令将这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