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圣心难测(五)
赵祯皇帝再次的想起太后手段,越想越怕,一件件的惊动朝野的大事又一一在眼前闪现。最近他经常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些事,甚至梦中都被惊醒。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太后垂帘听政的第五天,上朝头件事便是将两朝元勋寇准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大臣们心里清楚,这是太后对寇准无视国母权威的报复。真宗在世时,这位独断专行的老宰相对刘氏以皇帝名义决断国政十分不满。
同日,前宰相李迪再次被贬,是因刘太后记着他早年对真宗说的一句话:“刘氏出身寒微,不可母天下。”
数月后,又将寇准的死对头、不可一世的宰相丁谓贬到崖州,将与丁谓有交情的大太监雷允恭处以极刑。刚刚垂帘听政不久,这些雷霆万钧的举措,就令所有大臣对这位太后又敬又怕,刘太后就此树立了绝对权威。
天圣七年年初,太后又不露声色的将大权在握的曹利用一举拿下。
曹利用原来只是在皇宫中跑腿的一名小吏。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中原,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无奈亲征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市北,被围,派曹利用与契丹谈判,签订了“澶渊之盟”,此盟约虽丧权辱国,并不光彩,但也为宋朝换来几十年的和平。议和有功的曹利用飞黄腾达,官位直做到枢密使领景灵宫使,连刘太后都对曹利用不直呼其名,称其“侍中”。自恃功高的曹利用在朝堂奏事时很随意,甚至用手指敲打着帏帘上的带鞓,在皇帝和太后面前缺少应有的礼节和规矩。
太后左右之人对曹利用的嚣张都愤愤不平,刘太后却没有表露什么不满,也没有说话,但暗地里让其宠信的内侍罗崇勋秘密调查。
不久后罗内侍送上奏章,称曹利用的从子在赵州地面横行不法,酒后身穿黃衣,令军民呼他万岁,归案后供认其所作所为是曹利用指使的。
“黄袍加身”,这在大宋朝是极其忌讳的,不要说提,连想都不要去想,因为人们都知道宋朝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太祖皇帝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硬夺来的,这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的典型。故此,只这一个罪名,就注定了曹利用无法更改的下场。
就凭这样一件查无实据的事情,刘太后不顾朝中大臣不予严惩的谏议,执意严惩曹利用,将其一贬再贬。在宦官杨怀敏的押送下,曹利用一路上吃尽苦头,行至襄阳驿,被逼迫着上吊自尽。从太后处置曹利用这件事上,皇上看到了太后的权力和手段,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太后热衷于权力,皇上越来越有感触。太后垂帘之初,还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后来当自己一年年长大,却再也听不到这样的话了,只是感觉太后对权力抓得越来越紧。真宗去世不久,太后就定她的生日一月八日为长宁节,与皇帝的生日乾元节在庆贺仪制上几乎相当。又让礼仪院制造太后行辇,名为“大安辇”,大安辇及仪卫规格,也与皇帝的乘舆差不多。
特别是刘太后醉心于举行庆典,多次在庆典上超越朝廷礼仪,透露出太后已不甘心于皇帝之下而有取而代之的可怕苗头。太后的这种违礼举动,不单令皇帝心怀恐惧,就是朝臣们也开始忐忑不安。
例如天圣五年元旦,皇帝率百官及契丹使臣,先到会庆殿为皇太后贺寿,然后再换上皇帝兖冕,来到天安殿接受百官朝贺。皇家大典让位于皇室私家庆典,令许多正直的朝臣面上蒙羞。
还有一次,刘太后与皇帝一道前往慈孝寺,太后竟提出让自己所乘的大安辇走在皇帝乘辇的前面,幸亏被誉为“鲁直”、“鱼头”的参知政事鲁宗道出言制止,他道:“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应以小皇帝为尊,太后只得改坐乘舆,跟在皇辇的后面。
最近,又听说太后问唐武则天事和天子立七庙事,种种迹象表明,刘太后在长久的垂帘听政后已不安分。
皇上心里一阵激凌,再次想到身处皇室的可怕,天家无小事。百姓家兄弟阋墙,只要分得几埫好地,一两处房产,便会风平浪静和好如初。而皇家不然,天下虽大岂能分茅列土,皇权至上怎能分权,从古至今皇室内的斗争都是极其残酷、你死我活的。隋文帝一代名主,被其子所杀,李世民百代贤君,亦有玄武门之变。本朝太祖黄袍加身,开创大宋,仍不免留有烛影斧声的悬疑。
年轻的皇上焦虑不安,常常夜晚在殿外徘徊,到底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