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圣心难测(二) (1 / 2)
与赵祯皇帝一起去矾楼的,年青的随员就是这个宋祁,乃天圣二年进士,因与兄长宋郊同届录取,才屈为第十名。
本来宋祁殿试第一,但唱到其兄长宋郊的名字后,太后认为弟在前兄在后不合礼制,故取宋郊为第一,并从谏官所议,认为宋郊之名与国体有涉,赐改名宋庠。
赵祯虽然名义上以皇帝身份主持殿试和唱名,但却只有看着的份儿,任由太后决定考生名次。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祁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有一年上元夜,宋庠还在政府值班,在书院内读《周易》,听说他的弟弟学士宋祁点华灯,拥歌妓,醉饮达旦。宋庠担心影响不好,第二天派家人给宋祁带个话,话语里包含讽劝之意:“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燕,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齑煮饭时否?”宋祁笑着对那位家人道:“你就这样回复相公,不知某年在某处同吃齑煮饭是为甚底?”
宋祁的意思很明白,当年刻苦读书拼命仕进为的什么?就是为了今天的荣华富贵和吃喝玩乐。皇上想,这样的人倒好掌控。
另一位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乃是知谏院的晏殊。
晏殊,江西临川人,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时就能诗文,成为远近知名的“神童”,十几岁时便应召赴朝廷参加“神童”考试,可以想见其名声之响亮。晏殊年纪轻轻就步入仕途,一路顺风顺水,直到现在进入朝廷中枢。晏殊文章诗赋都很有名,且填得一手小词,可称为当今婉约词派的代表。
晏殊、宋祁文风绮糜,继承了五代南唐遗风,追求极致的艳丽,走的纯粹是宫廷享乐的风格。
虽然词这种文体早在唐未就已出现,如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留有几首词作,但词真正的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则是在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的词作和词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西蜀和南唐,并有了一本专门的词话《花间集》,其代表人物是温庭筠和韦庄。
由于以扬州为中心的南唐与宋朝在时间上有交集,故《花间集》中未收入南唐词人中的代表人物冯延巳、李煜的作品。
南唐后主李煜最有名的作品大多产生在投降宋朝“归为臣虏”的时期,他的词对宋人填词作曲有极深的影响,故此一般都认为李煜是宋词的开山鼻祖。
由于宋朝建国之初,统治阶层从以前的军阀武人统治转变为以科举文官为主的文人官僚政治,而且其疆域也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地区,江南经济的发达又是支撑宋朝朝廷的主要经济来源。
因此文学作品的作者逐渐以南方人为主,许多文人在从江南赴开封参加贡举途中,从沿途的歌楼酒馆及歌儿舞女中流行的词曲得到乐趣并产生灵感,开始词的创作。如果说唐诗的大家几乎全是北方人,那么也可以说词的主要作者几乎全是南方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