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天作之合(一)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天作之合(一) (1 / 3)
        第十一章天作之合

        柳三变自听了簾内清歌后,便再也忘不了那天籁之音。那姑娘唱望海潮,比酥娘及杭州歌妓都唱得好,因其吐字清晰字正腔圆,不像酥娘咬字不清,虽然酥娘声音柔媚颇能打动男人之心,但不能唱出柳词神韵。柳三变猜测此女应未到过杭州,但却能唱出杭州的秀美风景和风土人情,可见她对词中意境、词作者的感受理解之深。

        柳三变仅凭这女子对自己作品的成功演绎,便觉得她与他二人心心相印。他朝思暮想几日,感觉只有此女才能真正唱好自己的词,才能更丰富的表达词的内涵,今后若有机会,要多为此女写词请她唱,词中神韵才能唱出来。只是既不认识此女也无缘得见,连名字都不知道,这让他终日闷闷不乐。

        他想到一个办法,既是此中人,必有识得的,务必要找机会多方打听。可既不知名姓也不知面貌,这汴京城中歌妓何止万千,更何况也许不在籍,而是哪家的侍妓,这都说不准。

        说到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大宋朝的歌妓制度。这项制度或者说这个行业很是复杂,非是一句话或两句话就能说清,只能谈个大概而已。

        这部《柳永仙踪》一书离不开歌妓,歌妓是书中主人公柳永所处那个时代的特定产物。四帝赵祯在位时期是大宋的鼎盛时期、黄金时代,由于经济繁荣、政治宽松和文人士大夫地位的崛起,歌妓这行达到史无前例、后世难继的高度,笔者在这里有个“但书”:但是,在历经九百余年的沧桑岁月后,这个“高度”却被打破了,起因是如洪水猛兽般捲地而来的卡拉ok歌厅,继之是伴随而起的遍布全国城乡各个角落的洗脚房、发廊、洗浴中心、歌舞场合、会所,真正创下了人类史上永远不会被打破的高度。千年一轮回,大千世界也不例外。走向辉煌顶峰。

        宋代的歌妓制度,大抵沿袭唐制,与唐代相比,宋代歌妓制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两个朝代最主要的不同点是管理的宽严程度不同,唐朝时对于官吏游妓没有禁令,官吏在与歌妓交往时,除了歌舞佐酒外,可以让歌妓侍寝。

        到了宋代则有所不同,规定了歌妓向官吏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歌舞表演及侑觞劝酒。虽没有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官吏不得让歌妓侍寝,但在考察官员时发现这类问题,是要予以惩治的。因此宋代对于官吏与歌妓的来往较唐朝为严,主要表现在对歌妓陪侍的态度上。

        恰恰因为宋代管理较严,反倒促进了歌妓行当的健康发展,大大提高了歌妓整体的才艺水平和自身素质修养,即使歌妓遍布全国,却没有发生物欲横流的不可控局面。

        宋代对歌妓施行一定的备案制度,同时对于歌妓自身的技能、各项服务的要求也较唐朝更高、更专业。总体来说,宋代管理歌妓的禁令并不太多,但管理又很到位,整个有宋一代,歌妓这行从未发生诸如流行病、群体闹事等社会不安定因素。

        宋代政府虽然规定官吏不能让歌妓侍寝,但另一方面,又允许歌妓向商人等提供声色服务以自养,也就是说歌妓对除官员以外的人群提供**是合法的,这种因服务对象的区别造成的差别,就形成了虽有禁令却等同虚设的局面。

        试想,如果官员不暴露自己的身份,那么出入合法的歌楼妓馆,又有谁来管呢?

        要大致知晓宋代的歌妓制度,首先就要弄清歌妓、家妓、营妓、妓女、艺伎、歌姬等概念。

        统而概之上述人等可以划分为官妓、家妓和私妓三种类型的身份。官妓是最大的一个群体,主要包括歌妓、营妓、艺伎等,因为歌妓是这个群体中最庞大的一支,最具代表性。因此,官妓通常都被统称为歌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